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青海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青海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1-20 16:05:36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服务业健康平稳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稳增长、转方式、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一提高”、“两加快”、“两改善”、“三突破”的良好局面。一是服务业总量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00.8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1.4%,较2010年提高了6.51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二是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全省信息消费投入与规模分别突破百亿元和两百亿元。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达到442亿,是2010年的2.3倍,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全省服务业增长56%,较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总量达到555亿,是2010年的2倍,生活性服务业拉动全省服务业增长44%,较2010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转变。三是发展软硬环境不断改善。省委、省政府在出台促进若干经营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先导性政策的同时,专项出台了有关促进旅游、金融、文化、商贸、信息消费等行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土地保障、资金支持、税费优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营造了有利于我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软”环境;“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7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26%。国铁干线、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力度加大,宽带青海、数字青海等工程加快实施,“一圈三线”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外部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为今后服务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硬”支撑。四是旅游、金融、商贸等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十二五”末,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十一五”末的2.13倍;“十二五”期间新增本外币贷款3274.41亿元(人行数据),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十二五”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一万元。“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9095.26万人次,年均增速13.56%。实现旅游总收入824.52亿元,年均增速28.4%,分别是“十一五”的1.8倍和3.15倍。

       二、存在问题
       当前影响我省服务业发展,除固有的人口规模小、地区、城乡、季节差异大等因素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常态下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新困难和新问题。一是有效供给不足。终端消费产品品种少、规模小、档次低,绝大部分消费品基本依赖省外购入,难以有效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外地电商对本地消费的分流比较明显,购买力外溢现象日趋严重,传统商贸零售业销售下滑,转型压力大。同时,受体制机制影响,部分新兴服务行业市场准入受限,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二是服务业层次不高。目前我省服务业整体层次较低,健康养老、社区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规模偏小、产品单一、供给不足,缺乏能满足各层次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旅游业资源分权管理体制较为落后,旅游产品创新开发能力较弱,基础设施配套和相关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科技、高端商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满足消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三是生产性服务能力亟待提高。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商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弱,对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提高的保障服务能力不强。同时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工业增速回落,部分生产企业经营困难,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四是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种类少、规模较小。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主要融资方式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旧突出。五是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由于我省经济欠发达,人才的培养留用和引进存在困难,高端人才先天性匮乏,影响了科技、商务咨询、软件信息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自身投入研发资金不足,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弱,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二章 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国家实施扶贫脱贫攻坚战,着力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将有力促进我省补短板、惠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对口援青力度,西部开发战略将深入推进,区域单元将更加细化,政策措施将更加精准,这些必将给我省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将很大程度上释放出城镇发展活力,形成较大范围服务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国家对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新要求,赋予了青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历史责任。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生态屏障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步伐加快,生态政策将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高原旅游、节能环保、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这为服务业的发展迎来巨大空间。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去产能”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压缩无效供给和低效供给,将发展方向锁定于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升有效供给;“去库存”有利于扩大需求,盘活存量资源,化解房地产等行业库存风险;“去杠杆”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性;“降成本”减税清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改善企业发展环境;“补短板”通过加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五大重点任务”的实施,有利于服务业转换发展动能、培育市场主体、创新业态、增强功能、扩大供给,有利于形成我省服务业投资多元化、产品多样化、服务多渠道的发展新格局。
       4、“一带一路”建设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市场。
       “十三五”期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扎实推进的重要时期,我省作为西部地区的战略腹地,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要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必将在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加快推动我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协作的同时,积极推进向西开放,促进与中亚、中欧等地区的合作,推动双边贸易,扩大双向投资,推进互联互通,有效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面临挑战
       1、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企业创新不足、效益下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居民增收难、物价高、消费乏力。本土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制造业服务化等新兴业态尚处于培育阶段,竞争力不强。亟需我们创新创业、扩大开放,绿色集聚、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
       2、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新目标
       2015年,全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1%,低于全国水平(50.5%)9.09个百分点。位列西部十二省(市、区)第八位,在西北五省(区)中位居末端。省内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6.5%,而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州占比不到15%。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城市服务业较为繁荣,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型服务业发展迅速,农村牧区服务业发展单一,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亟需我们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多点集聚,推进服务业协同发展。
       3、市场需求对服务业结构调整提出新方向
       “十二五”以来我省服务业总量虽持续增长,但是新兴业态规模较小,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它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达到86.94%。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和其它营利性服务业占比为13.06%。亟需我们面向生产生活,创新服务模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三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大势,承接发展重任,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业态,扩大服务供给,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有机融合,实现服务业大发展,为全省“131”总体要求的实现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投入力度,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积极适应居民消费和生产性服务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
       ——坚持消费升级,促进产业转型。顺应经济提质增效和消费升级需求,以新消费为牵引,催生新技术、新理念,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完善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综合优势,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供需结合,鼓励创新驱动。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扩大服务新业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内外开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政策环境,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市场新空间。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45%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5%以上。服务业新领域得到拓展,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对人民消费需求的适应度显著增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第四章 发展重点
 
       一、围绕重点大发展,夯实产业新基础
       (一)高原旅游
       持续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发展格局。依托一批世界级旅游资源和精品旅游景区,以做大游客总量为目标,着力实施5A级、4A级精品景区创建提升计划,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健全配套设施,充实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观光旅游品质,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观光旅游精品,把青海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上新兴黄金旅游目的地,努力建成旅游名省。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80亿元,旅游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形成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龙头企业10家以上,力争新增5家5A级景区。
       ——构建旅游新格局。
       着力打造“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形成以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旅游布局。“一圈”是继续打造环西宁2小时旅游圈,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三线”是继续加强青藏线、三江源(唐蕃古道)、祁连山等重点景区和线路建设,把三条旅游线路打造得更加成熟、更加精美。“三廊道”是重点打造以黄河旅游经济带和多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黄河旅游景观廊道;以青海湖世界级原生态自然景观为主题,融红色文化、唐蕃古道文化、安多藏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青海湖人文旅游景观廊道;以河谷田园、高原森林、雪山草地立体原生态山水环境为主题的祁连山风光生态旅游景观廊道。“三板块”是着力打造以格尔木为核心,以雅丹地貌、万丈盐桥、茶卡盐湖、绿洲农业等为主要景观,融昆仑等文化于一体的柴达木旅游板块;以玉树市为核心,以可可西里、江河源头等为主要景观,融康巴等文化于一体的三江源旅游板块;以年保玉则景区为核心,以高原冰川湖群、阿尼玛卿雪山、玛多国家公园等为主要景观,融格萨尔史诗等文化于一体、连接甘川的大年保玉则旅游板块。发挥示范引领,建设一批旅游示范城市、城镇、公园,集散引领,城市突破,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特色旅游城镇。
       ——完善旅游设施。
       按照旅游业六要素,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合力推进全省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促进我省旅游由“旅长游短”向“快进慢游”转变,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建成祁连、青海湖、久治等重点景区支线机场和贵德等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普通国省干线、景区公路升级改造,完善旅游景区路网,实施交通干线与3A级以上景区衔接通达工程。旺季在重点景区开设旅游专列、航空包机,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和美誉度。完善交通干线旅游标识、导览图等自驾游服务体系及加油站(点)公用厕所、休憩站点等配套设施,做到景区停车场合理化、旅游厕所标准化。继续实施“厕所革命”,完善旅游景区垃圾、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转设施,使旅游厕所数量、垃圾收集设施数量与游客的容量及增量相适应。构建全省旅游集散和服务体系,支持西宁、海东、格尔木、玉树建设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支持各地区在游客集中点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快旅游景区供水、供电、金融、网络、通信、医疗等服务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汽车旅馆和自行车旅游基础设施,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丰富旅游产品。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丰富旅游产品,改善市场环境,推进旅游与民族风情结合,丰富旅游专项活动,推动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依托高原文化和自然遗存,推进旅游休闲产业向多元化复合型转变,重点开发具有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加强具有青海特色的城市周边乡村游,农牧林业休闲观光游、民俗民风探秘游、草原生态体验游、休闲度假旅游、冬春淡季旅游、森林健康疗养旅游,积极发展老年旅游、中藏药健康旅游。支持研学旅行,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巩固民俗活动、徒步穿越、冰雪体验等冬春季旅游产品,深度挖掘我省历史文化、地方传统节庆、宗教活动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丝绸之路、雪山草原、江河森林、原生态村落等摄影专项旅游产品。支持旅游商品文化创意设计、老字号纪念品、特色工艺开发,深度开发文体旅游相融合的特色产品,不断嵌入文化和旅游等元素,拓展吉祥物、纪念邮票、宣传册、宣传片等体育赛事延伸产品,加大唐卡、奇石、黄河石艺画、昆仑玉、藏毯、皮绣、堆绣、民族刺绣等民族民间旅游商品开发。发展 “互联网+”旅游服务新业态,积极开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定制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加快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提升旅游服务信息化水平,引导、鼓励网络旅游企业与传统旅游企业融合发展,改造旅游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率。
       ——优化旅游“软”环境。
       规范旅游市场,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加强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等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努力实现规范、周到、文明服务。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完善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动态监管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构建旅游诚信体系,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保险体系,建立旅游公共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
       ——促进融合发展。
       推动旅游跨区域合作发展,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青藏铁路沿线、中国长江、黄河之旅等旅游推广联盟,打造“黄河上游大草原”、“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年保玉则”旅游经济圈,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出面向国际市场、周边省(区)的环线旅游产品,重点推进青藏旅游一体化,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节会互参、市场互动。树立大旅游产业概念,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体育、农牧业、工业、林业、商业、交通、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相互渗透、产业相互配套,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业态群。促进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创演一批高水准文化演艺节目,鼓励特色演艺剧目、图书音像、影视摄影、极限体育运动项目和“非遗”、“青海老字号”项目进景区,将文化元素植入旅游各个环节,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业态。深度挖掘体育资源,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旅游业态发展,打响生态文明旅游牌,大力传播“青海蓝”。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少数民族特色乡镇、扶贫攻坚,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规模增长、集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农牧民就业增收。开发藏医药养生保健、藏医药文化旅游产品,推进养生保健和休闲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工业园区、盐湖、黄河水电、加工工业等,开发盐湖、水电观光、游客体验旅游项目。
       (二)现代金融
       坚持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创新发展与稳健运行相结合,围绕“优供给、强基础、调结构、促创新、防风险”大力发展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多元化现代金融,推进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及新型金融业态聚集发展,促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积极推进证券期货市场发展,完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优化金融要素配置,促进金融开放融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完善金融监管和协调服务机制,发挥好金融有效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和民生改善的关键作用。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3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10%左右。
       ——完善金融体系。
       按照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机构体系建设原则,将金融招商推进同地方金融发展相结合,将传统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与新型金融业态构建有机衔接,完善和形成“大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金融业,发起设立新型地方金融组织,入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升我省金融服务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新型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积极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保险中介、信用评级、投资咨询、法律服务、担保增信等各类机构,逐步形成机构集聚、配套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继续推动村镇银行建设,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推进农牧区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户建档、授信和评级工作。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实践信用评定进社区、进市场、进商会、进行业组织,有效拓宽信用工程覆盖范围。大力推动绿色信用,进一步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做好涉及企业环保行为方面有关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青海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工作。紧抓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建立“一带一路”金融合作联盟,推动与沿线省、市、区,国家之间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加快构建现代金融合作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强化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改进地方金融监管方式。完善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
       ——丰富金融产品。
       积极培育债券市场,加快培育多层次的发债主体,鼓励和支持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度高的大中型企业发行公司债、可转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实现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鼓励中小型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私募债等,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绿色产业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发掘基础资产项目,重点推动企业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资产。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次级债、专项金融债等,建立补充资本的有效机制。探索推进期货市场发展,鼓励省外期货公司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期货业务,提高省内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大力推动保险市场发展,不断丰富保险产品,拓宽保险覆盖领域,支持医疗、养老、农业、责任、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在我省完善现代金融、社会保障、农业保障、防灾减灾及社会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加大保险直投力度,遴选储备保险资金投资重点项目,引导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我省民生工程和重点工业项目,并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积极推动青海省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化农牧区金融改革,发挥金融在扶贫惠农工作中的杠杆作用,加大扶贫重点领域、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机制,扩大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大扶贫重点领域金融保障力度。探索建立支农融资新模式,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企业圈、商业圈及产业链贷款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大力推动金融服务便利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优势,按照金融机构网点、惠农金融服务点、非现金支付工具、电子支付工具有机结合的总体架构,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形成完善的金融服务便利化网络。推进“双基联动”普惠金融实践模式创新,进一步总结推广“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通过依托基层党组织,搭建基础金融服务的新平台,采取“基层银行+基层党组织+农牧户(农村新型组织)”的模式,打通农区、牧区、社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绿色金融理念推广、绿色金融机制建立、绿色金融实践扩展,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和鼓励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建立绿色产业基金,大力发展绿色保险,推动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建立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强化金融监管部门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金融服务标准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强化企业和项目的环境、社会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工作机制和流程。深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建立从实验室到生产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逐步扩大仓单、订单、应收账款、产业链融资以及股权质押贷款的规模。加快有利于居民养老和养老服务发展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创新适合养老服务的金融产品,拓宽有利于养老服务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服务新模式,允许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设立专营机构开展“信贷投放”,用投资收益抵补贷款风险损失,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积极推进“丝路经济”发展,采用银团贷款,联合授信、投贷联动贸易融资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打造“走出去”金融服务特色品牌。
       (三)现代物流
       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强化物流短板建设,健全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创新物流运营模式,重点发展工业大宗物资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保税物流和空港物流。鼓励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和管理系统,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运作水平。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完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连接,推进公、铁、航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提升多式联运效益。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更加顺畅,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完善物流网络。
       发挥国家向西开放平台优势,围绕中西部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出海通道,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地区通道,以及西部地区与中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加快构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覆盖广泛、保障有力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加快省内干线公路和通往市(州)所在地高等级公路建设,建成德令哈—久治、门源—扁都口、扎麻隆—倒淌河高速公路,贯通重要节点城镇物流通道,确保省内物资畅通运转。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东部城市群、重点工业园区、重要资源开发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服务园区水平。加快推进敦格、格库、西成铁路建设和前期工作,构建东连陇海、北接兰新、西通南疆、西南连接拉萨、东南通达成都的铁路网,确保人流物流畅通。加快机场建设,进一步开辟航空运输通道,扩大航空运输规模。推进公铁航枢纽建设,形成衔接有序、相互配套、运转高效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优化物流布局
       按照“物流区域—物流大通道—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布局模式,把西宁市、海东市、格尔木市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级和省级区域性物流节点。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带动环湖地区、三江源东部区域,形成东部物流区;以格尔木为中心,辐射带动柴达木地区、三江源西部区域,形成西部物流区,构建横向由东部物流区和西部物流区组成的大格局。依托重要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规划建设集运输、仓储、信息交易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园区,重点建设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商贸中心、青海朝阳物流园区、西宁多巴物流园、格尔木物流园、察尔汗物流园、德令哈物流园等一批现代物流园区,通过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整合物流企业功能和共享业务资源,不断提升物流企业集聚化水平。加强城市配送和村镇末端配送设施建设,整合现有邮政、供销、交通、商贸等物流资源,优化城乡配送网络。
       ——创新运营模式。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快递配送物流,推进多式联运,支持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农牧业等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不断提高整体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重点工业产品物流基地,促进物流业与重点产业园区有机结合,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促进工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互动的双向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鼓励电商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联动发展。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加快推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分销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的运用,支持集预冷、加工冷藏、配送、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农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和连锁超市等开展共同配送,调高配送效率。完善应急保障物流体系,提升应急物流专业化水平。推广绿色物流,加快运载工具、装载单元等关键标准的衔接和推广应用,确保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顺畅衔接,大幅提升多式联运效率。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和连锁超市等开展共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建设国家物流公共信息青海服务平台,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协作,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加快快递物流。
       培育壮大快递企业,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具有集聚化水平的本地快递企业。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和快递末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牧区服务网络,推进“互联网+电商+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支持快递下乡,拓展协同发展空间。鼓励现有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其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延伸服务,推进快递物流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加强物流行业安全监管,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安全检查措施,提升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
       (四)文化体育
       依托高原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发扬和传承我省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昆仑文化的原生态性、共生性和民族性。重点围绕国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塔尔寺、丹葛尔古城、喇家遗址、河湟文化、土族文化、撒拉族文化、吐谷浑文化、德都蒙古族文化等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双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文学美术、民族演艺、动漫游戏、图书摄影、新闻出版等业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提速。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促进体育市场繁荣有序,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服务体系。丰富体育产业内容,在做好现有品牌赛事的基础上培育一批特色赛事,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4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4%;全省有线电视用户终端达到100万户,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达到100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以上。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5亿元。建成省级体育产业基地1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初步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体育健身圈”。
       ——积极发展高原文化。
       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培育工艺美术、新闻出版、节庆会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为重点的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青海片区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重点打造河湟文化产业集聚区、热贡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江源生态文化体验区、环青海湖生态文化旅游先行区、昆仑文化产业集聚区等示范区。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骨干企业,发挥其在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各地实施“一地一品”战略,重点支持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族文化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大力开拓传媒产业。
       大力加强广播影视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运用现代科技及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监管水平;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善以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为主体,昆仑在线网站、青海藏语网络广播电视台、CMMB、车载移动电视等为依托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宣传模式,建设集新闻、娱乐、信息发布、服务等为一体,以视听、互动为特色,藏汉双语的网络电视音频节目的网络直播;视频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发展;支持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译制作品推广,实现译制作品“走出去”工程,积极融入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布局,加快推进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影视产业跨越发展,大力发展影视内容创作产业,着力培育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和译制为重点的企业主体,重点扶持影视“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创作、拍摄制作和发行,提升影视后期制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实施原创动漫培育和扶持计划,培育本土动漫品牌。积极推动从节目创作内容服务到衍生产品的全产业链研发,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开发应急广播、远程教育、高清互动点播等综合服务业,构建有线电视网络全业务发展平台。加快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发展,打造富有高原特色的原生态影视文化名片,挖掘影视基地对产业链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推动发展体育产业。
       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相互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领域融合互动。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创意、体育医疗、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提高“环湖赛”等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水平,进一步把我省打造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名省。积极推动多巴高原训练基地承接国家及各地竞技赛事、专业训练,打造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发展规范、多业并举的体育产业格局。加强体育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开发射箭、赛马、摔跤、徒步、骑行、登山、攀岩、滑雪、探险等特色体育产品。利用我省独特自然人文特色资源,继续举办汽车拉力赛、越野赛等体育竞赛活动,在做好现有品牌赛事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培育一批特色赛事,提升知名度。发行重要赛事即开型体育彩票。
       ——培育发展创意设计。
       以创意创新、交互融合的大设计理念为引导,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促进特色文化元素、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设计研发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提高青海本土文化创意设计整体水平,逐步形成具有青海民族民间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模式。举办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以文化创意助推文化、旅游、科技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充分利用全省重点园区、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引进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平台,加强本土创意能力培养,扶持创意设计企业发展壮大。强化创意设计外延服务,着力推动工艺美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促进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等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依托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繁荣文学、艺术、影视、音乐创作与传播,创新创意服务模式。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
       ——促进文体旅游融合发展。
       围绕“文化名省”和高原旅游名省的建设目标,培育一批文化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分层次培育各类涉旅文体企业,逐步构建形式多样、互为补充、充满生机的文体旅游市场主体发展格局。推动文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体旅游产品。推动文体旅游业与演艺业、节庆会展业、新闻出版、工艺美术业、创意设计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文化鉴赏、参与体验、休闲购物等新型文体旅游业态转变。探索演艺团体、特色赛事与景区景点的有效合作机制,积极引导规范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市场化运作,大力推动国有和民间文艺院团、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入景区景点演出,实现景区演出常态化。积极利用青海文化旅游节等节庆会展活动,宣传推介文体旅游产品,铸造“大美青海·多元文化”品牌。

       二、改造提升稳发展,满足小康新需求
       (一)商贸流通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城市网络布局,有序推进贸易中心和城市商业街建设,支持州府和县城改造传统商业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商贸零售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鼓励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提升商贸零售消费水平。创新流通方式,全面提升流通业信息化水平,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发展,推动传统商贸和电子商务深度融合,鼓励实体店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实现全渠道、全天候互动,大力发展体验消费,促进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 “青海朝阳国家电子商务基地”配套功能,加快市州电子商务服务基地、中心建设,提升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度,培育一批骨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依托国内知名平台增设“青海特色馆”,加快建设本土电商交易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电商。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平价超市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生命安全等商品的流通准入管理。到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力争突破10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00亿元。
       ——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实施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三年改造计划,加大各类农畜产品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在西宁、海东等城市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在各州、县(区)建设一批农贸市场。不断提升商业发展水平,以西宁市为重点,支持建国综合商务区、海湖总部经济区等13个集聚区建设,加快西宁水井巷中央商务区、大连万达等城市综合商贸中心建设。结合东部城市群建设,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内外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入驻,鼓励建设社区便利店和连锁超市等品牌经营项目。支持州府和县城传统商业区改造,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档次。
       ——培育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加强流通企业跨区域合作,鼓励省内流通企业引进、吸收先进的流通模式、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发展连锁经营和便民服务网点,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组织化水平。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服务体系,积极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引进直复营销、品牌捆绑、批零结合等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发展拍卖、竞买、直销、电视购物、邮购、自动售货等新型销售方式。完善商品市场供应体系,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商品储备制度,在重点地区新建改造一批冷藏设施,提高农畜产品冷链流通能力。完善储备投放机制,动态调整各类重要商品储备品种和规模。强化市场预测预警,逐步完善覆盖全省的城乡市场监测体系,确保市场健康运行。采取政府适度投入、企业积极参与的方式,组建国有控(参)股流通企业,培育具有集中采购、跨区配送能力的大中型农畜产品经营主体,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建立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使电子商务在服务民生、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加快外贸发展。
       加强口岸管理部门“单一窗口”建设,推进通关管理服务新模式,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积极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鼓励内外贸企业兼并重组和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积极创建多种贸易平台,大力培育和引进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千万美元潜力企业培育计划”,组建和培育各类贸易平台,加快国际展会、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国际营销网络等贸易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推动藏毯、民族服饰用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出口自主品牌培育计划”,建设13个面向国际市场、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区域性、行业性出口品牌,推动产业集聚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服务和监管体系。推进我省进口商品直销平台建设,丰富进口商品品种,满足省内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引导居民消费方式转变和境外消费回流。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口岸工作,推行通关一体化,提高通关效率,为实现货物贸易“大通关”创造条件。以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功能,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我省具备条件的地区设立自贸区,着力将其打造成新型产业的发展平台。
       ——完善售后服务。
       推动产品配送、安装调试、以旧换新等售后服务发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模式,发展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业态。建立售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系统和服务标准,促进服务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发展第三方售后服务。围绕青海特色产业、民族传统产业、化工和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强化产品的售后服务,保证产业的持续竞争力。发展售后服务新业态,依托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发展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新业态,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标准,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
       (二)社区服务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变化需求,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引导社区服务业纵向细化延伸、横向融合发展,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家庭个性化需求。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和连锁化的要求,引导大中型服务企业深入社区,设立便民站点,完善网点建设,鼓励多业态发展,培育具有特色的社区服务品牌,满足居民的综合消费需求。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强化社区服务。
       积极培育省级社区商贸服务示范企业,鼓励商贸企业和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菜篮子”专营店等各类便民服务网点,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不断拓展居民生活服务领域。科学规划社区商业布局,在有条件地区建设商务休闲街区、夜间休闲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特色商业社区。加快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西州家政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全省的家政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业态,满足家庭特色需求。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重点发展社区家政、养老、健康咨询、日间照料和病患陪护服务等行业,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加快乡镇(街道)、社区(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实现与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整合社区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引入行业组织等参与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服务。
       ——打造“智能社区”。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站设施网络,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施社区服务信息化,建立全省三维社区服务中心,构建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网格化的基础网络体系,实现基础网络的全方位覆盖。实施重点城镇基础代码标准及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建设以社区居民、房屋和法人信息为基础,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突出“以房管人”手段,包含社区办公、管理、数据同步于一体的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社区网格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和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立体式、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管理体系。

       三、创新业态促发展,适应消费新趋向
       (一)信息消费
       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构建安全的信息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信息消费有效供给、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创新信息消费服务方式,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消费应用,丰富数字文化应用,推广适合农牧民需求的智能应用,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消费,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3D打印等终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450亿元。
       ——筑牢信息消费基础设施。
       建设“宽带青海”,推动“云上青海”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工程,逐步完成老城区光进铜退改造,全面采用光纤到户的方式部署城镇宽带网络,大力推动宽带农牧区建设,全省98%的行政村实现宽带通达。统筹规划全省公用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形成多制式和多系统共存、高速接入、安全稳定的接入网络和立体式无缝化的网络全覆盖。加快以西宁市为中心、辐射海东地区的东部“宽带无线城市群”建设。持续推动西宁、海东、格尔木等地的数据中心建设。
       ——加快“两化”融合。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围绕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双百”企业和重点中小微企业,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工业领域的信息化贡献率。聚焦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海东工业园区,立足产业集群的共性需求、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循序渐进推进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建设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网络信息平台。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鼓励各行各业利用公共数据中心资源,实现应用服务整合、信息共享,建设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效破解信息资源碎片化、孤岛化的问题。构建幸福青海“民生云”,建立全省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公共平台,实现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融合共享。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数据管理平台,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便民服务。创建平台化、分布式、智能化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重点防控区域全覆盖。构建和谐青海“政务云”,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推动人口、信用、法人、基础区情等基础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共享利用,大力推进各重点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重大项目库,着力推进跨部门并联审批,构建高效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等公共云服务平台。构建活力青海“产业云”,鼓励企业基于省内云资源,以信息化手段整合青海特色社会产品和服务资源,持续发展青海第一、第二产业,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培育产业集聚发展平台。构建大美青海“生态云”,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等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提高环境综合管理能力。
       ——培育产业新业态。
       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数据处理和备份中心,鼓励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与大数据产品应用,提供面向社会的集约化服务,加快完善我省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在数据层面的集中存储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工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等特色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提升软件业支撑服务水平。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加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等关键软件的应用及关键应用系统推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有线电视智能终端系统、IPTV、手机电视等新应用,引导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消费。
       (二)科技服务
       积极开展研发设计服务,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建立健全技术市场,促进科技转化成果。鼓励“外研内产”,支持省内企业在国内智力集聚地区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进行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借助外脑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标准化实验室等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拓展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服务,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省资源回收技术体系建设。鼓励发展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业态。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到2020年,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5%,全省科技型企业数量达到4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家。
       ——加快研发和成果转化。
       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引导建设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在新能源、盐湖资源、中藏药、特色生物和生态环境等领域探索建立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新型产业研发机构。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和团队通过整合科研力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申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重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发展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技术交易机构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技术转移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技术转移转化。
       ——推进检验检测认证。
       加强全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信息、评

上一篇:青海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下一篇:青海省“十三五”国土资源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