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青海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青海省“十三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29 10:58:48
第一章  成就与经验
 
       “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三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三农三牧”投入力度,继续保持了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繁荣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传统农牧业加速向现代生态农牧业转变。全省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抓发展,千方百计稳增长,抢抓机遇促改革,全力以赴抓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成就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水平。201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19.3亿元,增加值达到212.2亿元,连续7年保持5%以上增幅。粮油、蔬菜生产稳步发展,全省粮食产量102.72万吨、油料产量30.48万吨,分别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97.83%、84.67%,其中粮食连续8年稳定在百万吨以上;蔬菜总产166.4万吨,比2010年增加32万吨,完成中期评估后目标任务159万吨的104.65%,产能稳步提升。农区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牧区生态畜牧业建设持续推进,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全省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42万吨、42万吨、3.5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加11.3万吨、11.9万吨、1.73万吨,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3.5%、120%、81.9%;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60%,比2010年增加3个百分点。冷水鱼养殖加快发展,水产品总产达到1万吨以上,完成目标任务的111.2%;其中鲑鳟鱼产量8000吨以上,约占全国冷水鱼产量的四分之一,比2010年增加7500吨。农牧民口粮基本实现自给,油、菜、肉、奶、蛋等主要农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科学组织实施退牧还草、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流域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三江源一期、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治理工程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管理实现制度化。“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草场围栏封育3765万亩、退化草地补播275万亩、黑土滩等退化草地综合治理796万亩、鼠虫害防治1.6亿亩、毒杂草防治130万亩,工程区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1个百分点,黑土滩植被盖度提高38%,可食牧草增长9.5个百分点。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开展草原生态补奖资金与保护责任、保护效果挂钩试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累计下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05.69亿元,落实禁牧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29亿亩,核减超载牲畜570万羊单位,受益牧户73.2万户,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组织实施第五次封湖育鱼工作,建立了1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累计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3950万尾,黄河流域土著鱼类625.6万尾,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6.21万吨,为保护初期资源量的24倍。
       ——农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空间。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生产经营方式,着力构建保供与增收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的农牧业经济发展新机制。“十二五”期间,建设日光温室10.52万栋、牲畜棚圈5.03万幢、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28家、冷水网箱22万平方米、农村户用沼气2.2万户,设施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设施温室面积达到10.65万亩、设施棚圈面积1.85万亩。坚持生态畜牧业、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保护补助奖励和饲草料产业“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系统谋划生态畜牧业建设工程,生态畜牧业建设进入能力提升阶段,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覆盖牧区全部纯牧业村,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任务全面完成,使11.3万户牧民实现了定居。以设施渔业为突破口,打造了龙羊峡、李家峡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区,我省被国家确定为鲑鳟鱼网箱养殖标准化综合示范区。
       ——农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气象。坚持稳定存量、扩展增量、利导变量,优化调整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抓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加快实施,油菜超过小麦成为全省第一大农作物,全省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5%,比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制定了《青海省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露地蔬菜种植补贴制度,“菜篮子”基地向沿黄流域和柴达木盆地转移,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协调发展,全省蔬菜面积发展到74.5万亩,冬春季节蔬菜自给率达到25%,较2010年增加5个百分点。以饲草料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推进农牧交错地带草畜联动试点,着力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全省人工饲草保留面积达到760万亩,饲用玉米发展到1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启动实施畜牧良补、肉牛肉羊计划、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母畜比重和牲畜个体性能明显提高,牛羊能繁母畜比例接近60%;农区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较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农牧业科技进步增添新动力。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快了示范园区建设,全省以县为单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到20个, 5个示范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通、互助等4个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取得科技成果567项,其中,3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29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藏羊高效养殖、牦牛舍饲半舍饲养殖、藏羊两年三胎和牦牛一年一胎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集成组装全膜双垄、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深松等适用技术,创建了40个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区,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已成为干旱山区最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扩大良种覆盖面,冷水鱼良种覆盖率达到9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6.19%;推广牦牛种公牛2.72万头、改良牦牛91.5万头;推广绵(山)羊种公羊6.4万只、改良藏羊130万只;完成肉牛和奶牛改良配种50万头。全省农机总动力发展到445万千瓦,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配套比达到1:1,马铃薯、牧草机械化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2%,较201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农牧业生产跨上了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新阶段。组建了蔬菜、牛羊、渔业等11个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推广200多项主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户,构建了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通道,全省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2%,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比2010年增加6个百分点。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迈出新步伐。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加快构建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8万余名;全省家庭农牧场发展到1879家,实现了从无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876家,其中国家规范化示范合作社66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51家,10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2%,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辐射农牧民51.5万余户,农牧民从农牧业龙头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10.2亿元。
       ——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新局面。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为切入点,继续加强公共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基层农技推广、动物防疫和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三大体系基本健全,建成26个州县级检验检测站、31个县级综合信息服务大厅和318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在358个乡镇设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覆盖全省所有农业县,12316农牧服务热线遍及全省农村牧区,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上市动物产品检疫率达到100%。健全现代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全省保鲜库达到90余处,库容32万吨;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390多家,12家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和1家农资批发市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定点批发市场,有75 个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农校对接”服务,产销对接更加顺畅。启动了省级农牧业遥感中心建设,开展了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农业物联网和GPS定位试点,开启了数字农牧业时代。
       ——农牧业品牌建设开创新业绩。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制定农牧业地方标准272项,建设了89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5个农畜产品质量可追溯试点县,绿色原料基地面积突破百万亩,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全省有效使用“三品一标”标志产品达到42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突破30个,有110个产品纳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全省农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2360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7件、青海省著名商标56件,2家企业产品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区域品牌战略为契机,加快发展有机畜牧业,建成27个有机畜产品生产重点村,有机农畜产品认证监测面积达到6000多万亩,认证有机牛羊378万头只,全面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正在形成。
       ——农牧民增收步入新轨道。在全力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的同时,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牧业,推进农牧民进城务工从事二三产业,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同步增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33.4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070.72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6.5%,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超过全省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实现了“十一连快”,创造了新纪录。
       ——农牧业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兼顾与稳中求进相结合,深化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牧业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50%。开展了土地草场规范流转试点,引导农村土地和牧区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全省土地、草场流转面积分别达到139万亩、7358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5.8%和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5%,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推动了农牧区金融保险制度创新,深化农村信贷体系建设和县级农牧业金融担保平台试点,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牧业信贷投放;启动了露地蔬菜、牦牛、藏羊、水产品等保险试点,全省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品种达到14个,保险覆盖范围和保险品种逐步扩大。创新农牧业投资机制,与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签订了支持农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海省分行合作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授信池融资平台。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农垦改革,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农牧业经济发展活力。

       二、基本经验
       “十二五”以来,我省紧紧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以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贯彻“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是做好农牧业农牧区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谋划,全力推进。连续12年出台省委1号文件,形成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连续12年组织开展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深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开展生产服务、解决突出问题、切实为农牧民办实事,成为宣传贯彻党的惠农政策,推动农牧区工作的有力抓手。每年年初召开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谋划大计、研究方略、确定方向。农口部门创造性开展工作,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结合实际,理思路、强措施、抓落实,强力推动农牧业农牧区工作。实践证明,“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是我们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保证。
       ——走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是推进农牧区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科学研判“三农三牧”发展的新形势,从省情出发,立足农牧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确立了走特色鲜明、经营集约、产业循环、安全高效、发展持续的高原特色青海特点农牧业现代化之路的发展方向,成功走上了一条高原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生态畜牧业、循环农牧业发展路子,建立了园区推动、龙头带动、科技驱动、投资拉动的现代农牧发展新模式。实践证明,只有从实际出发大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不照抄照搬,吸取成功经验,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才能推进青海农牧业现代化,推进农牧区发展。
       ——稳定扶持政策是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省始终把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在全面落实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同时,结合省情农情,制定实施相应扶持政策。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草原生态奖励补助等直补;开辟土地草场流转租赁、基本建设项目转股等增收渠道,带给农民“真金白银”的实惠。同时,通过免费发放地膜,补助合作社、生产基地、设施农业建设,农业生产保险等措施,调动了农牧民投入现代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加大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的同时,先行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开创了全国先河。实践证明,强化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突出重点,实施支持保护措施,注入强大活力是推动农牧业农牧区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是农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坚持农牧区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完善土地草场流转机制,推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了支农资金整合和新农村建设八项实施工程推进机制,建立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农牧业科技创新、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关键环节扶持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青南三州乡镇机构改革为主的农牧区综合改革以及供销、水利管理、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健全完善农牧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范围。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加大对农牧业农牧区信贷支持力度,激发了农牧民创业劲头,“等靠要”的思想逐步得到了改变。实践证明,改革和创新农牧业体制机制,是加快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更是建立健全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必由之路。
       ——统筹协调是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创新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组织形式、推进方式,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共同推进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强大合力。采取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创新、市场拉动等综合措施,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渠道,积极引导生产要素特别是城市资源和要素向农牧业农牧区流动,积极扶持企业、合作社、经营户参与农牧业发展,积极鼓励农牧民就地创业和能人回乡创业,参与现代农牧业发展。实践证明,我省地域辽阔、环境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过程中必须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第二章  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青海农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政策机遇。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13个1号文件,从宏观层面构建了新时期农业政策框架体系。这些集成发展的“三农新政”,成为农牧区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精准扶贫政策、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国家部委及发达省份对口帮扶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扶持西部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业部关于加快青海省藏区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有利于解决长期制约农牧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重大问题,为加快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改革机遇。农村牧区是我省改革的先行领域。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省上下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增强农牧业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坚持不懈推进农牧业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农牧区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了农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年中央又作出加快农垦改革的重大决定,农村牧区和农垦改革新的征程全面开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新一轮农牧区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束缚农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必将得到解决,以改革促发展、靠改革增活力必将成为促进高原生态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生态机遇。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冷凉”气候特征明显,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少,被誉为全球四大超净无污染区之一。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发展绿色有机、无污染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农牧业资源富集,农畜产品特色鲜明,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得天独厚、大有作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国家公园步伐的加快,我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十二五”期间,我省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将从国家层面获得更大更具体的支持,生态保护大有作为。省委、省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省之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必将推动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三赢”目标早日实现。
       ——法治机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加强法治建设,必将为我省全面深化农牧区改革、规范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农牧民权益、加快农牧业农牧区领域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十三五”时期,我省特色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
       ——资源约束加剧,生态保护任务艰巨。青海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坚持生态第一、生态和发展共赢的责任更加重大。全省平均海拔高,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变化无常,农牧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干旱、冰雹、霜冻、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特别是青南牧区自然环境严酷,生产条件极为艰苦,农牧业避灾设施建设滞后,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更大。草地生态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任务艰巨;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低,中低产田面积大,产量低而不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凸显,化肥、农药、农膜、畜禽排泄物和农牧业废弃物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任重道远。
       ——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牧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农牧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农牧业生产缺少大型骨干水利设施支撑,全省仍有一半左右的耕地缺乏有效灌溉设施,部分中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草原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生产设施仍然匮乏,物质装备水平仍然不高,农牧业生产“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严重制约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农牧业体制机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大。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仍处在探索阶段,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建立。土地草场使用权流转规模较小,适度规模经营占比不高,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快推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牧业经营的分散化、兼业化、副业化和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趋势,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能力相对滞后,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公益性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农牧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差距;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服务能力和规范程度有待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农牧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人多地少、小农与大农并存、专业与兼业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家庭小生产和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农牧业生产经营仍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安全“三重风险”。
       ——农牧民增收渠道比较窄,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我省农牧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少、质量差、基础设施不配套、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农牧民从结构调整中增收的空间和潜力小。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农牧业稳定发展的挑战持续增大,农产品价格接近“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攀升的“双重挤压”持续凸显,农牧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在连续多年增产增收后,长期支撑农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消减,制约因素增多,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受宏观经济和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和工资的增幅均在下降,农民工就业仍不稳定,工资性收入难以大幅度增加;农牧区集体产权、土地制度等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盘活农牧区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任重道远。农牧民原始积累少,可支配的财产性资本不足,大幅度获得财产性收益的条件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财产性增收手段;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生产补贴力度逐年加大。但许多农产品的支持已经超出世贸组织规则里面的“黄箱”范围,已经达到约束上限,以国家补贴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增加的空间不大。
       ——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我省农牧业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和不平衡性,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加之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大,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尤其是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规划、科技、管理等供给侧的发展动力不足,城乡差距难以稳定缩小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多难度大。

第三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三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是推进依法治农治牧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研判发展阶段,把握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化同步”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按照省委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的总要求,以生态优先理念统领农牧业发展全局,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生态修复与农牧业资源保护,更加注重突出产业特色与品牌创建,更加注重发展机制与管理方式创新,走出一条特色更加鲜明、产业集约循环、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有效治理、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的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

       二、发展理念
       (一)创新强农。创新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第一动力,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驱动器。必须转变过度依赖物质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观,创新农牧业发展机制,强化农牧业政策、科技、信息和人才等支撑、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协调惠农。协调是现代农牧业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农牧业发展效率的助推器。必须树立全面统筹的系统观,着眼于补齐短板,大力推进主体协同、产业融合、区域统筹,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布局。
       (三)绿色兴农。绿色是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牧业发展质量的新引擎。必须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扩展农牧业绿色增值新空间,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推进农牧业发展绿色化。
       (四)开放助农。开放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必由之路,是拓展农牧业发展空间的切入点。要坚持走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农业援青工作,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惠、共同发展的农牧业新格局。
       (五)共享富农。共享是农牧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落脚点。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更加注重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各项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及与均等化,让农牧民生活得更幸福,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全省特色农牧业发展必须坚持五项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持续发展。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出发,更加突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草畜平衡。加强农牧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资源管护制度,构筑资源有序利用、生态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深化农情认识,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精选特色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质装备条件,创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农产品流通方式。用工业化理念扶大做强特色产业,用服务业的方法经营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坚持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发展。要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发展。生产从追求产量转向规模、质量、效益并重,产品从提供原料转向品牌培育、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发展手段从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依靠农牧业科技进步和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循环农牧业,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技驱动,走高效、生态、安全之路。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抓住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提前一年精准脱贫重要节点的机遇,完善城乡体系规划,着力破解制约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性障碍,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办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快速发展。把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金融支持“三农三牧”机制为突破口,完善顶层设计,尊重群众意愿,抓好试点试验,有序稳步推进,释放农村牧区改革红利。
       ——坚持依法治农,保障有序发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农牧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明晰事权,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运用法治思维依法保障各项“三农”工作。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农牧业发展必须贯穿生态文明和现代农业理念,乘势而上,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总体目标:到“十三五”末,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改善,科技支撑与驱动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水平明显增强,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依法治农治牧能力全面提高,农牧业效益和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产业强、环境优、可持续的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形成。
       具体目标:
       (一)农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稳步提高
       1、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全省农牧业现代化平均水平达到60%,比“十二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从现代化起步阶段步入加快发展阶段。
       2、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十三五”末达到1166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
       3、确保农牧民基本口粮自给,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31万亩,其中粮、油、菜播种面积分别为420万亩、220万亩和76万亩;草食畜、生猪存栏分别达到2315万头只、150万头。
       4、全省粮油产能分别稳定在100万吨、30万吨以上;蔬菜、肉类、奶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72万吨、50万吨、45万吨和2万吨,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5.6万吨、8万吨、3万吨和1万吨。
       5、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社达到5000家,省级示范社达到500家,家庭农牧场达到4500家。
       6、新增创建休闲农牧业示范县2个、示范点50家,休闲农牧业观光园达到2500家,休闲农牧业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7、自产农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与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二)生态建设与资源保护取得新成效
       1、继续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区内草地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70%,比“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
       3、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全面建成,牧户加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比例达到78%,牲畜草原优化重组率达到75%。
       4、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3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66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90万亩。
       5、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三)农牧业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1、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比“十二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
       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比“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提高18个百分点。
       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提高6个百分点;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提高9.8个百分点。

第四章  主要任务
 
       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积极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注重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提高综合效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改善农牧业资源环境,推进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牧渔业资源永续利用;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大力推进依法治农,推动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十项任务。

       一、提升特色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构建以西宁、海东为一体的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以海北、海西、海南为主的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以青南三州为主的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和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三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格局,打造马铃薯、油菜、青稞、蚕豆、果蔬、肉牛、肉羊、奶牛、冷水鱼和饲草“十大”重点特色产业,形成粮油种植、畜牧养殖、果品蔬菜和枸杞沙棘四个“百亿元”产业。
       (二)充分挖掘粮油增收新潜力。统筹考虑新一轮退耕还林等相关因素,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调整优化粮油作物种植结构,推广新技术,推进良种良法结合,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粮油作物,充分挖掘粮油作物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粮油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贯彻落实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油产能稳定提升。
       (三)着力提升畜产品生产能力。牧区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培育生态有机特色品牌,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牦牛藏羊生产基地。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大力推进循环畜牧业发展,以农牧结合、草畜联动、循环高效为重点,在稳定发展奶牛、生猪、家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增加肉、奶、蛋产量,提高供给能力。
       (四)稳步提高果蔬生产供给水平。加强以温室为重点的设施蔬菜和高标准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造升级原有基地,适度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基地,完善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高效生态栽培等技术,增强蔬菜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蔬菜生产供给水平。扶持建设一批优质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和特色瓜类生产基地,加快老果园技术改造,提升老果园生产能力和果品品质。
       (五)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冷水养殖。在黄河上游龙羊峡至积石峡段,重点打造以冷水网箱养殖为主的沿黄冷水鱼产业带,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冷水鱼生产基地;在可鲁克湖、河湟湿地大力推广河蟹围网轮牧精养、温棚育肥等技术,扩大精养规模;在河湟流域池塘,引导农户、水产养殖企业开展设施渔业试验示范;在尕海、柯柯盐湖、小柴旦湖等盐湖地区,加强卤虫等水生资源保护、繁殖和人工养殖,稳步提高卤虫产量和品质。
       (六)着力扶持现代种业发展。推进杂交油菜、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羊、冷水鱼、牧草等特色制(繁)种基地建设,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公司,提升育种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种子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脱毒马铃薯和优质青稞制繁种基地,主要农作物、蔬菜和牧草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99%和80%,牦牛、藏羊供种能力翻一番,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8%。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一)全力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按照先行试点、示范推广、全面提升“三步走”思路,进一步夯基础、转方式、调结构、提能力,加快建立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高原特色鲜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试验区管理制度,为全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树立典型和样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健全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推广草原补奖政策与绩效挂钩试点成果,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用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引导农牧民禁牧减畜、以草定畜。开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加强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超载牲畜核减制度。加快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减轻天然草场压力。
       (三)扎实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三江源、环青海湖、祁连山生态建设和退牧还草工程,推动柴达木、河湟地区重大生态工程启动实施。加大退化草地治理、天然草原改良、人工种草、草原鼠虫害和毒害草防治等工程实施力度,建立草原动态监测机制。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完善草原监理体系,强化草原执法。加大废旧矿山、已垦草原和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加强农业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青海湖裸鲤等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创建高原渔业资源生态保护先行区。
       (四)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原生态保护。在国家公园区内全面推行最严格的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草原超载过牧,巩固禁牧减畜成果,提高草原综合生产能力。创新牧民适度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结合生态管护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生态监管体系,建立牧民群众生态保护业绩与收入挂钩机制,使牧民成为草原生态的守护者;在保持草原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方式对园区草原进行经营利用,确保实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
       (五)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充分利用农牧结合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作物轮作和间作套种。在东部农区和环湖地区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整县推进种养循环农牧业试点,推广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畜牧业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粪污资源化利用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三退三进三结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实施草牧业发展战略,推广草牧业试点成果,推进粮改饲工程,扩大青贮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料规模,提高种植比较效益。到2020年,全省饲草种植面积达到850万亩,建成3~5个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发展示范县。
       (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技术,严禁在湟水河临岸新建养殖场,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全面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农田残膜回收力度,推广高标准农膜、可降解农膜的应用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有机肥加工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实现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农用残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0%、85%和60%以上。
       (七)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农牧区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的取暖、照明和小型用电设施,普及以太阳灶、太阳能电池、节柴灶、生物质炉、户用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支持农牧区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沼气化、固化、材料化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养殖场发展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工程,降低农牧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三、着力提高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
       (一)推进设施农牧业提质增效。加强设施农业温棚基地建设,改造升级现有生产基地,促进蔬菜生产向沿黄流域及柴达木盆地等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加快建设一批蔬菜生产重点县,改善设施基地水、电、路及保温、冷藏保鲜、分拣加工等配套设施条件,提升蔬菜供给水平;继续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提高养殖效益。到2020年,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总产突破172万吨,肉奶总产分别达到50万吨和45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万吨。
       (二)切实提高耕地质量。落实占补平衡制度,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等工作。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配套改造农田林网。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实施节水灌溉、深松整地、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和绿肥翻埋还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控水控肥控药新技术。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390万亩。
       (三)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着力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改善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保障条件。推广先进适用农牧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鼓励和引导农牧民购置先进实用农机具,突破农机与地块地形不适宜、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配套瓶颈,有效增加农机总动力、拖拉机保有量和农作物配套农机具,显著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达到 460 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0%。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推动农牧产业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机结合,互补互促,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产村相融发展。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牧业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牧业、创意农牧业、智慧农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主体园、都市休闲农牧业产业园、休闲农庄建设。打造一批休闲农牧业示范村,推广“一村一品”特色游和度假游活动,创建大草原经济旅游圈。到2020年,新增创建休闲农牧业示范县2个、示范点50家,休闲经营主体达到2500家。

       四、构建农牧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一)促进农牧民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强化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特产加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 
       (二)促进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以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抓好劳务开发,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择业竞争能力,有效拓展增加工资性收入空间。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领办合作社、兴办家庭农牧场,开展多种经营,有效拓宽增加工资性收入渠道。完善农牧民创业政策,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用地、用电、用水等政策支持,稳定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
       (三)促进农牧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扩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农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等为重点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效能。完善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等制度,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涉农项目运行机制,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农牧业建设项目,提高各类建设项目就近就地吸纳劳动力能力,促使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
       (四)促进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引导和支持农牧民通过投资、盘活资产等途径,不断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增加农牧民土地经营权收益、集体收益分配收入、农村征地补偿收入以及失地农民利用土地补偿金合伙、参股、投资创办个体、民营企业实现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
       (五)扎实开展行业精准扶贫工作。围绕特色产业,加强精准扶贫指导,大力推广“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造血式扶贫模式,推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特色种养业,延长产业链、拓宽价值链,提高附加值。指导各县实施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专项扶贫项目,整合涉农资金,允许支持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财政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集中用于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全面推进贫困村产业扶贫工作,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面退出。

       五、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一)建立健全监管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市(州)、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调整充实技术人员,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检验检测能力。鼓励和引导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畜禽屠宰场、生鲜乳收购站点建立速测站,开展自律性检验检测工作。
       (二)加大农牧业投入品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农畜产品生产的投入品管理办法,教育和引导农牧民使用绿色的、环保的化肥、农药和兽药等农畜产品生产的投入品,认真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使用违禁农药、兽药饲料的违法案件,建立严格的农产品产地防治与污染修复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对农畜产品的污染。
       (三)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建立健全以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标准推广服务体系、生产操作规程应用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继续扩大果蔬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和整乡镇、整县域标准化示范创建。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
       (四)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检验检测等监管制度,完善农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进一步强化农畜产品产地检疫,在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市县推行产地准出制度,做好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农畜产品生产和进入市场、加工企业前的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可追溯。
       (五)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严密的病原学监测与跟踪调查,改进畜禽养殖方式,完善强制免疫政策,强化检疫监管措施,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和强制扑杀政策,稳定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地方流行动物疫病,严密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人,完善区域化管理制度。
       (六)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技术指导和应急防控体系,加强农药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统防统治范围基本覆盖全省农业乡镇,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增强科技支撑水平与创新能力
       (一)全力推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和完善现有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全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条件建设全覆盖。建立乡村草场管护员、农技推广员、动物防疫员及信息服务员等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加快培育农牧业专业服务公司、农牧民合作社、专业服务队等经营性服务组织。试行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促进公益性服务与市场性服务优势互补、成龙配套,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种形式的系列化服务。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促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和托管服务,以农机服务带动生产性服务上水平。
       (二)推动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着力攻关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智慧生态畜牧业、春油菜制繁种、牦牛藏羊遗传育种与繁殖等攻坚课题。大力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和农区牛羊标准化饲养技术。继续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建立“一个主导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示范基地、一套技术模式、一支服务团队”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促进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提高服务效率。
       (三)加大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把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的主要支撑,强化农牧业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探索农牧业科研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集成熟化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提高农牧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应用科技新成果的能力。完善科技成果应用与收益分配挂钩办法,开辟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四)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按照补齐发展短板,突出先行先试,创新投入方式,注重模式总结,加强督导管理的要求,强化改革创新、科技驱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打造发展先进、创新活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板,形成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极。引导农垦企业向现代农牧业示范区转型,鼓励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和农牧业科研单位入驻示范区。到2020年,再创建10个省级示范区,1~2个国家级示范区,形成一批代表性强、类型多样、路径清晰的建设模式,引领各地现代农牧业发展。
       (五)强化农牧业科技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牧业关键领域科研人才、高职院校农牧业产业推广人才,继续实施农牧业科技带头人科研创新工程,落实全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柔性引智引才”任务、“中端和初级人才万人计划”任务,加强农业援青人才交流,完善农牧业人才专家库,落实人才发展政策,着力提高农牧业科研开发水平、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人才支撑水平。
       (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牧业实用人才培训,实施农牧区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推进科技特派员机制,加快科技进村入户。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为现代农牧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七、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一)加快推进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大力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促进粮经饲草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服一体发展。加大生猪、肉牛、奶牛、肉羊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引导农牧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从单纯种养业生产结构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拓展,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拓宽农牧业增值空间,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新模式。
       (二)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鼓励农牧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资源和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平台,在西宁、海东、海西、海北等地建设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加快打造西宁城南工业园区牛羊肉、毛绒加工产业集群,湟中多巴、互助塘川菜籽油加工产业集群和西宁生物科技园区乳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到2020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加快建设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特色农牧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为重点,支持和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技术、资金、设备等要素投入,建立稳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特色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适度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现代种养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的产业优势、企业的经营优势、产品的市场优势。
       (四)强化农牧业对外合作交流。完善合作机制,突出引智引才,拓展农业援青工作新空间。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扩大藏毯、清真牛羊肉、中藏药材、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出口。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农牧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海外农产品加工储运基地,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深化与国内外农牧业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开辟农牧业资源利用和开发新渠道,提高对外合作能力和外资利用水平。
       (五)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尊重农牧民意愿和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围绕让农牧民分享农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增值收益目标,鼓励发展订单农牧业。盘活农业资源,完善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推进投入农民合作社的财政性资金等生产要素折股量化,创新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推进“二次返利”,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分散农畜产品市场风险。
       (六)培育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优化特

上一篇:青海省“十三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下一篇:青海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