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青海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6-08 13:22:27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三区”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策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814项,较“十一五”增长63?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4件,增长近3倍;技术市场交易额147?2亿元,年均增长34?5%。到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24%,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达到61?6%。“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基本完成。
       科技支撑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料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审定109个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青薯9号马铃薯、青海13号蚕豆、昆仑14号青稞、高原437小麦等优良品种在省内外实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甘蓝型春油菜制繁种基地,良种覆盖全国80%的春油菜区,并推广到蒙古、俄罗斯等国;人工种草、健康养殖、畜疫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了“暖季放牧+冷季补饲”为核心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建立了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全省5个国家级和3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392项,建成核心区面积18?7万亩,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总产值128亿元。实施“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形成了生态保护、绿色建筑、农牧业生产三大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科技示范效果。
       科技支撑优势产业实现新突破。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大幅提升了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新能源领域,攻克多晶硅生产等核心技术,基本形成多晶硅铸锭、光伏组件到光伏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7兆瓦分布式离网光伏电站及国内首座商业化运营的10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新材料领域,攻克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生产技术,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完整的锂电产业链;攻克硬质铝合金、铝镁合金等系列产品生产技术,电解铝产能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开发低能耗多晶硅、蓝宝石、化成箔等生产技术,光电材料产业初具雏形。在盐湖领域,攻克正浮选—冷结晶工艺生产氯化钾、盐湖低品位难开采钾盐高效利用技术,支撑我省成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通过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技术开发,形成多条万吨级碳酸锂生产工艺;突破水氯镁石氨法制备氢氧化镁生产技术,建成10万吨级氢氧化镁、氧化镁生产基地,以盐湖镁、锂、钾、氯化工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柴达木盆地油气地震勘探技术难题的突破,青海油田新增油气储量2?8亿吨,为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奠定了基础。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开发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控加工中心等12种新装备,成功研制出680MN多功能压机并挤压出世界第一长度的P91无缝钢管。在生物医药领域,攻克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开发等关键技术,促进了高原特色生物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在三江源等重点区域,开展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生态环境监测、畜牧业优化升级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集成示范,繁育出三江源生态治理适宜栽培草种,研究提出退化草地治理模式,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难题得到破解;青海湖流域建成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形成了水资源利用技术和优化配置方案;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形成了天然草地保护与利用及退化草地修复模式。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有效支撑了全省节能减排任务的全面完成。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协同科技创新体系。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批复,实现了零的突破。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部建立工作会商制度,与12个省(市)签订了科技援青协议,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化了合作机制,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了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与3个市(州)建立了工作会商制度。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科技型企业219家、创新型企业33家,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6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院士工作站3家,全省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0207人、R&D人员6675人,培养学科带头人321人、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0个。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出台《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青海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青海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和《青海省贯彻〈“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实施意见》等25项政策性文件,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政策链。实施省属转制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和劳动分配等激励机制;改革省级科技计划和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体制,形成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企业创新引导资金、基础研究计划、创新平台建设专项等五大类科技计划体系。积极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对科技项目实现网络管理,全面引入专家评审制,落实后补助、加计扣除、财政奖补等普惠性财税政策。着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设立青海科技创新、青海国科创业和青海华控科技创业等投资基金。开展专利等科技成果质押贷款业务,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初步建立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科技融资担保等支持企业创新链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众多基础科学领域正在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新能源、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将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牧业、环保等产业;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将颠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科技已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我省既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又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迎来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必须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超前部署,紧跟世界发展趋势,主动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把握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动权。
       创新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到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换到创新驱动。同时,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三期叠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战,面对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常态,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我省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减弱,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同时,我省位于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肩负着保护中华水塔,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屏障、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重大历史使命,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必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使创新成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具有青海特色的创新体系初步建成。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奋斗,我省在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和创新产出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具有青海特色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为“十三五”科技创新实现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依托我省特色资源,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也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口支援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科技援青工作的开展为青海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相比,我省科技创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具有青海特色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科技决策与协调机制不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第二,创新供给能力较弱,自主创新技术缺乏,创新引领发展的源动力不足,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核心竞争力不强,许多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创新要素聚集度低,科技创新投入偏少,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层次低、分布不合理,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第四,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发展滞后,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分配权导向不明确,制约了社会整体创新活力的释放。

       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开放合作凝聚创新资源,以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以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创新根基,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设创新型青海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领域特色和区域特点,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发展新优势,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创新治理结构,加强政府对科技活动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重点突破。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等科技创新资源,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推动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实现新突破,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坚持人才优先。把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尊重创新人才价值,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探索开放、联合的创新机制,强化对外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家对口支援、省院合作等各种合作机制,全面对接国内外技术和人才,最大限度用好省内外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具有青海特色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转型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创新体系更加协同高效,创新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在特色产业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到75%以上,专利申请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2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以上,科技成果登记数较“十二五”增加50%。
       ——创新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形成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新产业、新经济成为我省发展的新动力。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集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省科技人员总量达到3万人,企业R&D人员占全社会R&D人员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0%,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000名以上,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6000人年。
       ——创新体系更加协同高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产学研用机制更加科学,创新要素更加完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效率大幅提高。建设和完善100个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0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全省科技型企业达到4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产值过亿元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50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收入突破600亿元。
       ——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大幅提升对外科技服务能力,新建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5个。创新政策法规更加健全,执行更加有力,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4?5%。
       (四)战略任务。
       未来五年,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将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突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实施五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八项重大科技行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我省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构建绿色产业技术体系
       把握产业变革新趋势,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强化重点产业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研究,聚焦产业升级和链条拓展,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在推进重要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打造若干创新集群。
       (一)新能源产业技术体系。
       加强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光伏组件、热发电系统、熔盐储热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在光电转化率、光热发电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引进开发推广大型化学储能、太阳能制氢等能源利用技术,开展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远距离输电、高载能行业直流直供等技术研究,建设国家级高水平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 并积极促使其成为新型国家实验室;以示范园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农业设施等为依托,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优化城镇和农牧区用能体系,为建设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为主体的绿色能源示范省提供技术支撑。
       (二)新材料产业技术体系。
       围绕盐湖钾、镁、锂、钠、硼等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着力攻克高镁锂比盐湖提取电池级碳酸锂、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单体电池、高功率密度电池系统技术;攻克铝基、镁基、钛基和锂基等新型轻金属材料和化工材料,铜铝箔、碳化硅、氮化铝等电子材料,高纯氧化铝、蓝宝石等人工晶体材料关键技术;发挥纳米加工、石墨烯制备等高新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展新型锂电池、镁基电池、石墨烯电池、先进晶体、复合材料等产品,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以及轻金属合金、先进晶体材料加工制造等产业互补融合,推动集群发展,支持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先进制造产业技术体系。
       实施《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加强青海特色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推广智能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特色装备制造企业中的示范应用,提升重点产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用新型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技术对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智能化改造,增加品种、提升品质、争创品牌,提高节能降耗水平,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增材制造、装配式建筑等先进制造加工技术,建立适应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体系,支撑发展先进制造业。
       (四)现代生物产业技术体系。
       突破特色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关键技术,积极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产业。建设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库,加强枸杞、沙棘、白刺、冬虫夏草、大黄、红景天、藏茵陈、蕨麻等优势特色生物资源抚育和保护,构建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安全保障和开发利用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高效活性成分生物制品、特色保健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实现生物资源的规模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展中藏药等民族医药深度研究,开发一批新产品、新剂型,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构建生物制造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动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特色生物产业发展。
       (五)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立高原特色现代种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畜禽、农作物、水产、牧草、林木等高原特色农牧业良种保障能力,为农作物良种、畜禽良种、水产良种、牧草良种4大种业工程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不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技术研发示范,大力发展现代精准农业;集成生态治理、草产业发展、健康养殖、有机畜产品加工等先进技术,开展智慧生态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广高标准农膜、可降解农膜的应用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破解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有机肥加工一体化发展技术瓶颈,实现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六)生态环保产业技术体系。
       开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维护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机理等技术研究,探索适宜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持续改善的技术支持模式,加强退化草地治理、荒漠化治理、病虫鼠害防治及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与节水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以三江源高寒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带建设和修复技术支撑体系;推进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在生态环保、环境监测及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改造,推广适于高原寒冷地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染物处理等相关适用技术和装备,促进废弃物资源的清洁化回收和规模化利用。
       (七)高原医疗卫生与食品安全技术体系。
       开展高原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医学研究,促进高原医学、民族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医学技术集成示范,研发推广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规范化诊疗技术,提升重大疾病、重大疫情防控水平;加强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在高原医学、生命健康等领域应用,发展精准医学;发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建立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数字民生”重点工程,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制化,发展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提高人口健康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健康青海建设。
       (八)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体系。
       发展电子元器件、光纤光缆、传感器、智能监控等相关产品,加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等关键软件的应用及关键系统推广;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教育文化、交通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构建统一的农牧业信息综合服务云平台和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农牧业生产、医疗、教育、民生等信息化示范;推进“宽带青海”、“数字青海”,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推广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创新技术,健全和完善智能信息技术管理数据库,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提高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城市。

       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发展、改善民生、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需求,以实现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战略领先为目标,加强重点领域的系统部署,大力培育和建设以创新集群为引领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基地,不断引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为创新发展打造新引擎、提供新支撑。
       (一)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建立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基地,解决一批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端专用装备制造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到2020年,实施30项重大科技专项,每年实施100项改造提升工程和100项创新攻坚工程,推动盐湖资源、太阳能、锂电池、复合材料、先进晶体材料、特色生物等创新集群发展,支撑建设锂电、新材料、光伏光热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4个千亿元产业基地。
       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加强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建设,打造百兆瓦级国家太阳能发电验证实验基地和十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创新基地,建成光伏发电工程、光热发电、高海拔电力研究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太阳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的示范应用,引领我省能源结构向以太阳能为主,集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绿色低碳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太阳能综合利用创新集群发展,推进我省成为绿色能源示范省。
       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国家盐湖特色材料、光伏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硅材料、铝合金、镁及镁合金、钛及钛合金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镁、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以有色金属矿产、盐湖化工等优势产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支撑铝镁合金及深加工创新集群、复合材料创新集群、先进晶体材料创新集群发展,推动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
       盐湖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发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加强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新型盐湖创新研究院;建立盐湖镁资源开发、精细化工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锂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深入发展盐湖综合利用梯级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实现对盐湖钾、锂、镁、硼等资源深度开发和高端利用,促进盐湖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盐湖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冶金”为一体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创新集群。
       特色生物领域科技创新基地。收集保存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建立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体系及种质资源库。加快建设国家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藏药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中藏药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推动浆果等一批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工作站的建设,构筑特色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集群发展。
       大数据“互联网+”科技创新基地。围绕大数据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牧业、社会管理、现代服务等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企业数据平台的全产业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建立生态监测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生态综合数据服务中心等基础能力建设,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演变机理与气候变化响应相关研究监测工作,积极推进生态评估预警能力建设。
       资源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基地。坚持以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前提,建立高原地区高效快速地质勘查理论技术体系,推广应用一批矿产资源领域先进成熟的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测试等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水平,实现绿色矿业发展格局,为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工程。
       按照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要求,针对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区,积极开展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支撑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依托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及三江源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科研基地,加快建设三江源“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促进其成为国家大科学工程,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提供服务。以草地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构建全新的三江源区智慧生态畜牧业新模式,大力推进生产方式转变。
       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开展封山育林、水源地保护、沙化治理、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示范,为水土保护和冰川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青海湖地区开展水源涵养能力建设、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裸鲤增殖放流等生态综合治理与恢复技术示范,青海湖裸鲤种苗增殖放流达到2000万尾,实现流域、林地、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河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技术示范,确保干流水质达到IV类标准,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柴达木水源涵养区开展盐碱地治理、沙区林草植被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经济林建植、节水灌溉等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进柴达木盆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围绕重点工程需求和节能城市建设,搭建节能设备制造和节能技术服务等科技平台,培育一批能源消耗低、资源利用率高的科技型企业,开展面向环境、材料、能源及装备制造业的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动低碳工业园区发展;加强绿色建筑建材、装配式建筑、余热余压利用、大宗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应用示范,建立环境友好产品、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技术的标准体系,大力推动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治理、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撑全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
       以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开展高原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集成示范、高原特色农作物高效生产等10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现代种业、种养一体化循环农牧业等10项特色农牧业工程,着力打造特色更加鲜明、产业集约循环、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有效治理、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的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马铃薯、油菜、青稞、蚕豆、果蔬、肉牛、肉羊、奶牛、冷水鱼和饲草等10大重点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供给,促进农牧业生产、加工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撑粮油种植、畜牧养殖、果品蔬菜和枸杞沙棘4个百亿元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
       “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围绕十大重点特色农牧业产业,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等强优势杂交种,建立国家级高原农作物制繁种及种畜繁育基地和标准化、专业化的推广服务机构,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农牧业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向全国的优质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等特色作物制种成果转化基地。结合海南国家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积极推动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业标准制订和实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生产操作规程应用体系,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围绕高原特色农作物及生态畜牧业高效生产,开展先进农牧业装备、设施农业生产、节水农业、健康养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技术示范,推进农牧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积极推进林业特色资源培育、林下经济产业、森林保护和灾害防控科技工程及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体系等建设工程的开展,形成高原特色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集成现代日光温室、设施园艺种植、自动控制等综合技术,建设一批集休闲观光、果蔬生产、科技成果展示和培训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原现代科技生态园(高原之家),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农业、文化与旅游、科普与休闲等多种创新元素融合示范。大力推广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创新模式,发挥科技特派员等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新创业的作用,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强西宁、海北、海南、海西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立足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充分汇集技术、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通过种养加、产学研、政银企结合,积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培育新型农业技术传播体系,打造高原绿色农畜产品优势品牌,提高整体效益。努力发挥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新建15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农业园区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园区内农牧民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
       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构建统一的农牧业信息综合服务云平台,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农村信息化主动推送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农畜产品全程溯源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示范,加强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农村信息化电商等平台建设,促进特色农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和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
       (四)科技惠民工程。
       紧密围绕民生领域,着力加强科技在精准扶贫、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科技精准扶贫。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及精准脱贫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经济作物种植、牛羊舍饲半舍饲、林下产业、优质牧草和中藏药种植等实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贫困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对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精准评价。加强定点扶贫力度,有针对性地采用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等方式,提供脱贫致富技术,推动发展脱贫致富产业,结合农村电子商务等扶贫方式,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支持“三区”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县、乡、村开展精准扶贫。
       医疗卫生。围绕健康青海建设,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依托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高原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示范,加大科技成果临床应用和推广工作力度,制定医药食品药品质量控制标准及规划,协同推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创新医疗技术及产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共同推进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壮大,统筹建设我省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计算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民生”重点工程。
       社会服务。建立智能信息技术管理数据库,开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社会化智能管理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建立高原地区消防、地震、气象、生物等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综合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及应急处理能力。
       (五)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系统推进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能力。面向全省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研究,做好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布局,加大对盐湖化学、新材料科学、分子生物学、高原医学、新能源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攻关力度,综合提升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为产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新的动力来源。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太阳能光伏研究基地、盐湖领域重点实验室、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藏药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迈进。完善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科技文献以及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不断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布局,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到2020年,建设和完善100个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2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新型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工程。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开展协同创新,强化校企、校地合作。试点建立“民办官助”的非盈利性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在新能源、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中藏药、特色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建立3—5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机构。

       五、推进重大科技行动
       部署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与金融结合、区域科技创新、科技交流合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八项重大科技行动”,确保绿色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和重大科技工程的顺利开展。
       (一)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
       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主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财税政策。
       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实施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支持一批中小微企业向科技型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核心技术突出、集成创新能力较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选择一批技术、产品和市场基础好的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和《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政策措施,加快制定《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下放省内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形成有利于成果责任分担和利益分享的新机制。
       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各类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科技孵化器及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省内外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青海进行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服务入园,依托“互联网+”对接重点产业科技需求,加快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电子商务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深入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工具、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和创新咨询师,形成一批创新方法应用示范试点企业。
       扩大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规模。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五年投入5亿元,并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在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领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持,社会筹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快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和利益分配体系建设。
       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提升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评价、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能力。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培育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经纪人,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畅通技术转移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探索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应用的有效机制,鼓励企业引进先进国内外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和改造升级。
       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积极承接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向我省转移转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用好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扩大支持领域,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科技人才引进。全面落实《青海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实施方案》等,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利用省部会商、科技援青、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机制以及“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等计划,瞄准青海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重点引进和留住一批拥有关键技术的项目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和团队。鼓励以短期聘用、人才兼职、技术引进、合作研究、项目招标、技术指导等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紧缺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畅通科技引才引智“绿色通道”。
       科技人才培养。按照“人才+项目+基地”的培养模式,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培养与重大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依托,凝聚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加大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高端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农牧区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形成功能完善、科学规范、服务全面、长效发展的新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的考核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将专利创造、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等科研实际贡献能力作为科研系列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在科研项目立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评估中,将培养、引进优秀科研人员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我省企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
       (四)科技与金融结合行动。
       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推进融资体系与创新创业体系的有机衔接,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效率并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支持。建立科技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创业投资领域。建立由政府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入股的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扩大青海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规模,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中心、科技金融事业部等专营机构,强化科技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天使基金、科技担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等结成投贷联动战略联盟,以“股权+债权”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科技担保和保险,支持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发展,推进专利质押融资、科技贷款担保等工作,拓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到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融资。
       (五)区域科技创新促进行动。
       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加强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厅市(州)科技会商工作,强化省、市(州)、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上的联动,探索建立与市(州)在科技项目、平台建设等方面共同扶持的机制。根据各市(州)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西宁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育西部地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海东市发挥各类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培育高原现代农业创新区和全省科学发展新增长极。海西州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创新示范区。海南州、海北州推动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特色旅游、生态保护及新能源开发等产业发展水平。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强化生态保护、后续产业发展、智慧生态畜牧业、精准扶贫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全力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
       提升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产出高效为导向的园区创新发展评价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加快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建设,建成4家省级高新区,并将科技基础条件较好、体制机制健全的省级高新区努力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行服务机制,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优化各园区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产城融合,鼓励园区在产业链配套、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以及现代化管理方面改革创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理顺青海国家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推动与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使高新区更好地发挥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园区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跃升,率先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率先成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示范区。
       (六)科技交流合作行动。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坚持招商引资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与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向境外拓展,提升我省对外科技交流合作能力。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在盐湖产业、高原医学、高原农牧业、节水农业、生态保护与利用等领域,利用区位、人文和资源等优势,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继续深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以色列等与我省在特色资源上相近但具有独特技术优势国家的交流合作。
       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依托省部会商机制,将我省重点科技工作纳入国家层面,提升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合作机制,通过战略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式,扎实推进与两院的科技合作,支撑青海绿色循环发展。全面加强省市对口支援和科技援青工作,广泛开展创新协作,联合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施“科技援青规划”,加强与科技援青省市的交流合作,建立国家支持、对口支援和促进产业转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科技援青”模式。坚持引进项目与引进高新技术及高端人才相结合,大力推进全方位、高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不断集聚创新发展新动力。
       区域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青藏高原现代农牧业发展、藏医藏药、生物资源开发、新能源及旅游等重点特色产业,推动青海与周边省区联合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促进区域合作交流及融合互动发展。
       (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
       建设创新创业公共平台。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模式,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特点,引进和创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新型众创空间,构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创投相结合的新型孵化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创业企业或创新团体提供工作空间,优化投资促进、培育辅导、法律咨询、媒体延伸、创客孵化等公共服务,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以农业科技园区等为载体,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
       培育发展创新型小微企业。适应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的创新,支持各类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结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平台建设。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相结合,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促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等园区和青海大学科技园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提高创新创业孵化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科技创新,鼓励进取拼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促进发展,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形成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和创业行为的社会导向,鼓励创新创业组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八)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面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突出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培训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提高科普基础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特色科普基地建设,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动实现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传播方式、运行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推动科普场馆、科普机构等面向创新创业者开展科普服务,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孵化器的科普活动。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加大科学素质教育和科学宣传普及的力度,构建公众科学教育和传播体系,重视科学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开展重大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科普与青海三区建设同行等系列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创作能力与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产生一批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普品牌。

       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增强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一)构建高效的科研创新体系。
       积极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推动政府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科技社团作用,支持企业自主决定技术、产品和业态创新,构建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改革创新治理体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协调,推动科技智库建设,建立行政决策和科技咨询相结合的科技决策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建立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创新政策、改革举措和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建设运行公开透明、制度健全规范、管理公平公正的专业机构,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建立科研资金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完善管理信息平台,加快构建覆盖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制度,积极落实科技报告制度。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改革财政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各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加强省级财政投入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衔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20%。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后补助、政府购买服务、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普惠性财税支持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成为创新投入主体。对科技型企业由财政科技经费按照当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免税额给予10%补贴,最高补贴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省内科研机构,给予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自主选题开展研究、聘请研发人员等科研活动。改革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实施项目定额资助试点,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多项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下放差旅费管理权限,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际需要,自行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项目间接费用比重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30%,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绩效支出安排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间接费用使用

上一篇:青海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下一篇:青海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