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青海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关于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5-08-25 16:37:57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历程中的最好时期。这五年,时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五年间全省生产总值以年均12%的速度持续增长,突破总量500亿元、人均10000元的大关,由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 54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26.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3.3亿元,年均增长1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6.6亿元增加到33.7亿元,年均增长15.2%。 


  ──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17亿元,是“九五”的2.5倍,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面貌明显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1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96公里,省会、州府、县城之间全面通油路,实现乡乡通公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兰青铁路、青藏铁路西格段和西宁、格尔木机场扩能改造顺利完成。建成公伯峡水电站、桥电二期和官亭至兰州东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电线路等重点电源电网工程,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74万千瓦。建成黑泉水库和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农牧区118万人、40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建光缆1.6万公里,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用户分别突破百万户,实现了乡乡通电话。完成一批城市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和农牧区电网改造、送电到乡等公共设施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增强,镇容镇貌变化显著。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人工增雨、防污治污等一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取得较大进展,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森林覆盖率比“九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14.9:45.6:39.5调整为 11.6:48.7:39.7。尊重规律,顺天应市,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2005年,薯、油、豆、药、菜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2000年的55%提高到65%。设施农牧业、农区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劳务输出规模五年翻了两番, 2005年达到89万人次。依托优势资源,建成百万吨钾肥、90万吨纯碱、铝电联营、涩宁兰天然气输送管道等重点工业项目。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 4.6个百分点,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盐湖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6%和29%。高原旅游业蓬勃发展,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34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88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5倍和3.2倍。服务业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亿元,年均增长11.9%。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牧区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牧民负担比“九五”末人均减少78元。坚持“抓大、扶强、活小、退劣、减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资产在改革发展中保值增值,整体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省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净资产达到12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38倍。预计2005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0亿元,年均增长1.5倍。制定和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8%提高到23%。财税、住房、流通、投资、金融、粮食、国有土地、矿产使用权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的影响逐年扩大,成为青海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317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2倍、5.4倍和4倍。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发展到10家。 


  ──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调整教育布局,组织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高校基础设施、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普九”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70.7%提高到86.8%,青壮年非文盲率由82%提高到9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实施,农牧区科技富民计划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县县有“两馆”的目标全面实现,部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初步成效。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6.5%和92.5%,比2000年分别提高23.5和6.5个百分点。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水平逐年提高,藏羚羊“申吉”获得成功。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基本建成,群众体育活动设施得到改善。卫生项目总投资15亿元,超过前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投资总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立,各族群众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少生快富”试点工程,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1‰。审计、监察、工商、统计、质监工作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新闻出版、档案、气象、地震、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呈现可喜变化。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4%和5.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0年的12.1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8.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5.3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不断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医疗救助和冬季取暖救助,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减少农牧区贫困人口77万人。五年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伟大实践,激励着全省各族人民谋发展、盼富裕、思和谐的热情和斗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同时,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 

  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2076件、省政协委员提案1411件。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27件,制订和修改政府规章32件。省政府取消各类行政审批许可项目584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179项。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上网工程建设,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政府公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监狱布局调整顺利完成。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创建“平安青海”取得阶段性成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机制基本建立。廉政建设、外事侨务、司法、参事、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的五年,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努力,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呈现崭新局面,青海的形象和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回顾“十五”的实践,全省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富有开创性。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驻青各单位、驻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青海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的成就将载入史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贫穷落后仍然是基本省情,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牧业基础薄弱,农牧区建设滞后,农牧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工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金短缺状况加剧,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运输瓶颈制约进一步显现;各项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体制机制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就业压力增大;新的社会问题和利益矛盾增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在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我们要在工作中尽快加以解决,更多的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解决矛盾和问题、做好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省改革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五年,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对藏区的支持力度,国内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是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的有利条件。长期开发建设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创造的体制环境、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全国各地加快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扩大,我省地处偏远,获取资本、技术、人才和稀缺资源,遇到的竞争更加激烈;不仅要加快发展,更要在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机遇增多、挑战加剧的新形势,我们一定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千方百计地抢抓机遇,坚韧不拔地应对挑战,努力把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与和谐为主题,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确保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明显降低;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特色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重要生态保护区和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镇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取得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主要预期调控指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5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8‰以内。 

  实现“十一五”的奋斗目标,政府工作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坚持把握好以下着力点: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着力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推进经济社会的新跨越。坚持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把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坚持“五个统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断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宽的领域投资创业,增强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放手让人民群众创业兴业、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八项任务。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牧业整体素质和农牧民收入水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坚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激发农牧区内部活力相结合,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与促进农牧区社会进步相结合,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牧民意愿相结合,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加快发展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确保实现农牧民增收目标。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大政府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的范围,有效解决农牧民最急需、事关农牧区长远发展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示范引导,鼓励农牧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投工投劳,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人工草地、草场围栏、暖棚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加快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村牧区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五年达到80%。抓好农村电网延伸及送电进村入户工程,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替代能源。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技术等级,行政村通油路比重达到40%。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通讯设施建设。 

  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高原冷凉气候,发挥种植业比较优势,做大马铃薯,做强油菜,做优中藏药材,推进制种业发展,稳步发展花卉、食用菌生产,扩大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规模。抓好畜种、品种改良,加强设施畜牧业和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稳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饲草饲料业。保护好江河湖泊水域的渔业资源,积极利用水库资源发展冷水养殖业。加强经济林、速生用材林建设,大力开发林下产业。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牧区社会服务体系。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紧紧围绕牛羊肉加工、乳业、沙棘等保健品、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中藏药、藏毯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到2010年,全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积极发展订单农牧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健全农畜产品科技推广、质量标准、检疫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强农技、农资、农机、气象、农村牧区综合服务社等服务站点建设,增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支持发展股份制、合作制、个体私营等各类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大力培养农村牧区各种带头人和经济人队伍,完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拓展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实施好百万农牧民培训“阳光”工程,强化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牧民,提高创业能力。优化务工环境,疏通就业渠道,加强劳务输出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坚持季节性转移与长期转移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镇有序流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牧民 100万人次,到2010年输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00万人次。组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创新扶贫模式,抓好扶贫资金和各类资金的匹配使用,落实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措施,搞好定点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对口支援,做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科技服务、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到2010年,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 


  (二)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 


  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我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开发由量的扩张向资源转换质的飞跃转变,发展和提升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促进盐湖化工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快开发系列产品。发展油气化工延伸产品与盐湖资源相结合的精细化工产品,推动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煤化工与有色金属工业融合发展。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煤焦化和煤化工产业,使煤炭工业逐步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立足水电资源优势,促进电力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联合,壮大铝、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生产与加工基地,做精做强钢铁产业,发展硅系列新材料产品,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载能工业和新型建材工业。以中藏药为重点,加快制药企业整合,努力开发新品种,促进传统医药工业向现代产业方向发展;加快特色农畜产品、高原生物资源的精深加工。进一步整合发展轻纺、机械等传统产业,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到2010年,建成钾钠镁锂锶硼6个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纯碱、电解铝等8个百万吨级生产能力和煤炭、油气等4个千万级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5%。 

  调整优化工业布局,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和名优产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延伸性强的若干支柱产业和企业集群,开发名优产品。重点发展西宁、柴达木两个重要工业经济区,加快油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水电和有色金属等产业基地建设,构筑工业发展平台。整合西宁工业园区,实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工业园区在产品组合、产业方向、企业聚集等方面相互协调,有序竞争,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资源节约使用和污染集中处理。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规划布局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引导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电力、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焦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循环式利用。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企业基础,重点培育10户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和10个国家级名优产品。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创业指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依托动植物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现代工艺技术,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纺织业、工艺美术业,做大做强藏毯业,把西宁城南新区建成国际性的藏毯集散地,加快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集群。 

  以特色旅游为引领,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对高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进行全方位转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景区建设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协作。重点打造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积极顺应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以促进消费、增加就业、优化结构为目的,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扩大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加大仓储、运输、销售设施建设,加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 

上一篇: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
下一篇: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