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数年间,脱贫成效已显。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青海藏区,粗放、分散的传统畜牧业如何向高效集约转型?扶贫搬迁给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在深度贫困地区,如何促进产业培育、就业稳定、群众思想转变?
针对难题,抓住关键,各个击破。青海省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找到一条积极有效的解决之道。
青海藏区涉及6州30个贫困县(市、区),面积69.6万平方公里。近年来,青海省通过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方式,带动越来越多的藏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青海藏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0.76%下降到2018年底的4.2%。截至2018年底,藏区实现19个县摘帽,567个贫困村退出、6.8万户23.9万贫困人口脱贫。
“老羊倌”去年分红3万元
产业转型 村里建起合作社
溯黄河而上,驱车4小时,记者来到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泽库县,高原大地春分时节仍是白雪皑皑。
县城供暖期长达9个月,冬长无夏的泽库气候差、雪灾多、自然条件恶劣,是青海藏区的深度贫困县。
从县城再西行两小时,宁秀乡拉格日村已在眼前。6只藏羊,18头牦牛,还有生产能力退化、鼠害肆虐的草场,这曾是65岁的“老羊倌”关贝放牧大半生却越来越薄的家底。
2010年底,拉格日村每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512元。“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宁秀一乡就占到了全县的1/4。”泽库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宏涛告诉记者。
宁秀为何一度不“秀”?
“究其原因,粗放低效的传统畜牧业模式造成人草畜矛盾爆发,‘超载放牧、草场退化、牲畜减产、牧民致贫’形成恶性循环。”泽库县县长更智才让面对记者痛心疾首地说,“不扭转畜牧产业发展的路子,就不可能帮助广大牧民刨穷根。”
何止泽库,生产经营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牧业资源转化率低、人草畜矛盾突出等问题在青海藏区都普遍存在,这些地区往往也成为深度贫困的脱贫攻坚主战场。
如今的拉格日村,成片成排的舍饲厂房已经取代了“漫山放牧”。几年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在泽库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拉格日村在全县率先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我们打破传统分散粗放的经营模式,发动牧民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组建合作社,实行用工按劳取酬和收益按股分配。”拉格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俄多向记者介绍,“产业转型,抱团取暖!”
“老羊倌”关贝成为最早入社的36户牧民之一,如今这个数字扩大到181户,其中有50户贫困户,全村入社率近99%。畜牧产业转型的成效十分明显:合作社组建之初,入股的1250头牦牛中,良种率不到6%,如今合作社3900多头牦牛,良种率达到70%;2018年,合作社创收1254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到15330元。
“去年分红分了几万?”关贝扭捏一番,冲记者伸出三个指头,让人忍俊不禁。
“全县64个行政村,目前已有36个复制推行了集约、生态、产出比高的‘拉格日模式’。”更智才让告诉记者。2018年,泽库县实现了10个贫困村退出、3473户14032人脱贫减贫的目标。
德吉村村民去年直接增收超250万元
扶贫搬迁 技能培训助增收
德吉,藏语意为幸福。
记者刚到尖扎县德吉村,想入户采访,却不巧扑了个空,几乎家家大门紧锁。
“你们咋都不在家?”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海洋急忙给开农家乐的村民夏吾东智打电话。“我们都在县城培训哩,教种藏茶,你忘了?”“嗨!”海洋一拍大腿,“德吉村今年夏天准备搞花海旅游,需要种茶工,一个月开2000元工资,村民们一听都跑到县城参加培训去了,你看积极性多高!”
德吉村,这座建村史不过一年多的新村,251户村民分别来自尖扎县7个乡镇3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人口超过90%。“他们以前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的大山深处,通过扶贫搬迁到这个海拔不足2000米、黄河岸边的移民新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可谓天翻地覆。”海洋告诉记者。
如今的德吉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村。2018年,德吉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万元,其中村民直接增收就超过250万元。
转变深度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减轻生态环境承载力,青海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根本手段。“目前,青海藏区已实际搬迁安置3万户、11.4万人,今年底有望全面完成‘十三五’搬迁任务。”青海省扶贫开发局规划财务处调研员申寿昌告诉记者。
光是搬迁还不够,当地还大量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青海藏区累计实施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2.13万人次,促进农牧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岗。以旅游业为例,目前青海藏区已有98个村通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现了整体发展、稳定增收。
藏乡也有“海归”了
政策引领 重点产业解难题
藏乡也有“海归”了。
“我夏天去西宁开时装发布会,邀请你来啊!”1993年出生的东格央宗拉姆,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提前邀请记者。她曾在国外留学,主修国际贸易、辅修时装设计。去年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泽库县创业,在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开了一家服装厂,专做安多藏服,员工大多是当地贫困户。
东格央宗拉姆说,“政府推出了房租优惠、设备购置、人力成本补贴等很多政策,截至目前厂子的销售量已有14万件,我主要负责设计和经营。”至于生产,已经交付给手艺精湛、工作认真、业已升任厂长的贫困户东毛措。“厂里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干好了一个月能挣近万元。”东毛措说。
在政策和机制引领下,年轻的“海归”和年长的阿妈,都找到了新角色和新路子。类似的企业,孵化园已培育了10家。
青海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藏区扶贫产业发展。针对贫困县特色产品生产能力弱、龙头企业少、贫困户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青海投入资金4.6亿元,实现藏区贫困县扶贫产业园全覆盖;一次性投入资金3.29亿元,在藏区658个贫困村建立村级互助发展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
“今年青海脱贫攻坚的重点在深度,难点也在深度。”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表示,“这种难,难在产业培育,难在就业稳定,难在思想转变。”
东格央宗拉姆和东毛措的故事,为破解这“三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接下来青海将强化政策机制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实施以牦牛养殖加工、青稞种植加工、光伏项目带动、民族手工艺品、特色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五大产业三年扶贫计划。同时,建立健全光伏扶贫减贫带贫机制,引导贫困村利用村级光伏电站收益,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公益岗位,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此外,完善“扶志资金”实施方式,对积极主动脱贫的贫困户给予生产奖励,引导“贫困懒汉”进行思想转变,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