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青海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3-03-06 13:40:06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提出我省“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为省委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基础和参考。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全面评估“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准确把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有效化解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妥善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克服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和任务将如期完成,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基础和条件明显改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十一五”期末,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24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22150元,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29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6亿元,年均增长2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24%,均比“十五”翻一番以上,跨上了新的历史台阶。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呈现新格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特色种养业总量扩大,比重提高,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优势工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局面基本形成。服务业蓬勃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服务领域拓宽、服务水平提高。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4.2 %;工业增加值达到510 亿元,年均增长17.5%;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4亿元,年均增长12.3%。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呈现新面貌。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两基”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取得新成就,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5年。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省州县三级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2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了青海科技馆、青海大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9.5%和95.0%。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0元和3650元。就业渠道拓宽,规模扩大,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3.9%以内,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万人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筹资水平、统筹层次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牧民定居、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展开,实施了农牧民建房奖励政策,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万人。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基础得到新提升。实现了省会到州府通二级公路、州府到县城通三级公路、91%的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青藏铁路格拉段、兰青二线、西格复线、柴木铁路建成或基本建成。玉树机场建成通航,并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天然气涩宁兰复线、涩格复线和石油花格复线建成投运。拉西瓦、公伯峡、康扬、苏只等大中型水电站建成发电,太阳能、风能产业起步较快,全省新增发电装机480万千瓦,电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能力提高。建成了盘道水库等一批水源、灌区和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28万人、41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扎毛、恰让水库等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了一批城镇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西宁市、格尔木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建成了一批城乡信息通讯工程,实现了行政村电话全覆盖。以三江源、青海湖流域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和西宁南北山绿化成效显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28%。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活力。省、州(市)、县三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投资、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土地草场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向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拓展,青洽会、环湖赛等大型经贸文体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明显增加,大美青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进程较慢,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尚未有效发挥,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就业压力大,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偏低,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四是市场化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培育、市场化融资、民营经济发展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五是受多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距“十一五”规划目标还有差距。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
 
立足当前,我省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着眼未来,我们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存在与全国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巨大压力。
 
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一是国际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都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二是国内外经济深度调整和变革,将促进我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显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有利于我省集中力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重大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四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发展和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措施将为我省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五是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全省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能力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特别是近年来,全省上下在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新的挑战和困难看,一是传统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我省以低资源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为支撑的传统发展方式,面临着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节能环保约束明显增强、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如何把资源开发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最突出、最核心的矛盾,因此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社会建设面临繁重任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突出,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呈增多趋势,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考验。三是科技创新面临诸多新课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最现实、最关键的瓶颈制约,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技术、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四是改革面临深层次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继续深化改革涉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调整,改革攻坚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总体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共生,机遇大于挑战。如果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就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反之,将进一步拉大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各类矛盾和风险可能会进入交织多发期。因此,必须立足省情实际,准确把握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奋力抢抓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全力推进新青海和全面小康进程。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要依照国家“十二五”发展的战略谋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继承和发展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成果,集中反映全省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和要求,体现青海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初步考虑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民生优先、项目带动、改革创新、开放融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提高各族人民富裕和文明程度,着力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为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开发优势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把发展绿色经济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实现增加总量与优化结构的有机统一。立足省情实际,进一步抓项目打基础,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通过量的扩张加快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投资、消费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发展惠民生,促民生,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不动摇,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加快发展中,努力解决好事关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加快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以构筑战略新高地和培育经济增长极为目标,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示范区建设,以重点产业突破、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主攻方向,促进产业、人口、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把改革开放和创新模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开放型、创新型青海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改革引领、开放提升、创新驱动的轨道。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趋向完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盐湖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和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缩小,主要指标努力达到西部先进水平,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和稳藏固疆的战略支撑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成高原生态旅游名省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十二五”期间,全省主要发展目标的初步考虑是:
 
生产总值,按年均增长11%、12%、13%测算了三种方案。本着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留有余地的原则,并与《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目标相衔接,建议按年均增长12%安排,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由于我省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能力较弱,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量的积累阶段,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强度。按五年累计完成8000亿元、9000亿元、10000亿元测算了三种方案,建议按9000亿元左右规模安排,是“十一五”的近3倍。
 
财政收入,综合分析经济发展、财源培植及财税政策等因素,建议按年均增长15%安排,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国家支持藏区发展有关政策要求,测算了三种方案。建议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按年均增长10%和12%安排,比2010年分别增长61.1%和76.2%,以确保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并在发展中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3.8∶1缩小到3.4∶1。
 
三、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要在全面部署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下八项主要任务,明确政策取向和重大措施。
 
(一)以扩大投资需求和刺激消费需求为着力点,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各行各业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推动投资规模跨上一个大台阶,大力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形成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1、着力消除瓶颈制约,进一步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摆在优先地位,作为扩投资、调结构、惠民生、促消费的着力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配套、适度超前、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横穿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城乡、联通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网络。铁路建设:构建东连陇海、北接兰新、西通南疆、西南连接拉萨、东南通达成都的铁路网。建成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和格尔木至敦煌铁路,开工建设格尔木至库尔勒、西宁至成都、格尔木至成都铁路以及塔尔丁至肯德可克等支线铁路,积极推进西宁至玉树至景洪铁路的前期工作。公路建设:加强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实现主要出省通道、西宁至州府通高速或高等级公路,州府至县城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主要旅游景区、85%以上行政村(牧委会)通沥青(水泥)路,全面完善和提升“六纵九横”公路网。加强主要城镇道路、交通枢纽、站场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紧西宁轻轨1号线工程前期工作。机场建设:加快构建“一主八副”的机场格局,增辟航线、增加航班密度,全面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完成西宁、格尔木机场扩能改造,建设德令哈、大武、花土沟、祁连、青海湖、久治(甘德)机场。管道建设:实施玉树、海南、黄南、果洛等藏区输气工程,建设格尔木至拉萨管道输气工程。
 
加快建设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基本实现全省大电网覆盖,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优先发展水电,配套发展火电,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积极开发油气、煤炭资源,实现能源工业清洁、多元发展。建成班多等大中型水电站,积极推进通天河、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扎实推进太阳能、风能资源利用,实现新能源产业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大与新疆等地煤炭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建设一定规模的火电和热电联产机组,增强水火电及太阳能、风能调峰互补能力。实施青藏、青新、青川电网联网工程和大电网全省覆盖工程以及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主网覆盖全省负荷中心和电源基地、支网到村入户,全面提高供电保障水平。
 
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解决农村牧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有效缓解城镇和工农业用水紧张局面,显著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水利规划建设,完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并组织实施。建成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等项目,开工建设湟水北干渠二期工程,加快湟水流域、黄河谷地、柴达木绿洲、海南台地等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工建设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扎毛水库灌区工程和蓄积峡等水库工程,大力推进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抓好湟水、黄河等重要河段、西宁和格尔木等重点城镇防洪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增强防洪能力。积极配合国家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先期开工建设调水试验工程。
 
实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工程,实现主要城镇无线宽带覆盖,迅速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完善功能,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统筹建设“无线城市”,提高农村牧区信息网络覆盖率。加快“数字青海”进程,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推进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加快发展,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加强产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试点园区。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设施建设。
 
加快矿产资源勘查步伐,全面实现“358”地勘工程目标,打造国家战略资源基地。以祁连山、柴北缘、东昆仑和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矿区带为主战场,以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钾盐等紧缺优势矿种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勘查,查清基本家底,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安排使用好青海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专项资金、中央地勘基金,积极引进省外地勘力量,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地质勘查,形成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力度,建设国家级冻土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验基地,探索建立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省基础测绘工作。
 
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和项目建设新格局。抓住机遇,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的城乡公共服务项目,一批战略性、支撑性的产业项目,一批支柱型、技改升级型项目,一批创新型、成长型项目,促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方位争取国家对我省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力争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大型资源开发项目、生态保护和藏区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扩展投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方式,推动各类金融业加大对建设项目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和指导,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政策性住房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努力形成多元化、多领域、多方式投资建设青海的新格局。
 
2、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采取更加积极的消费政策,实行城乡、地区、部门、行业联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预期,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投资与消费、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传统消费与现代消费相互协调。培育农牧民消费热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到“十二五”末,全省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消费支出、居民消费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
 
实施劳动力就业倍增计划,夯实居民消费基础。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优先目标,立足扩大就业谋发展。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社会保险、用工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产业规划共同促进就业的机制。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西宁、格尔木创业型城市建设,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全民职业技能培训,大幅度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有效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促进。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城镇,加大财政、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建立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农村,建立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完善服务体系、调整农产品价格等措施,增加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通过支农补贴、生态补偿、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征地补偿、宅基地置换等途径,增加农牧民补贴补偿收入和资产性收入;通过积极引导农牧民转移就业,多渠道增加劳务收入;通过增加投入、提高扶贫标准等办法,增加贫困农牧民补贴。进一步放宽政策,拓宽城乡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平均水平。
 
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到“十二五”末,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走在西部省区前列。合理提高城乡社保筹资规模、统筹层次和保障补助水平,建立完善同类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或接续制度。扩大农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全覆盖。统筹解决好城乡特殊人群养老保险问题。加快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扩面提标。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补助标准合理增长机制和专项救助制度。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发展以扶老、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加强残疾人特殊教育、康复服务、就业扶持工作,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条件。
 
全面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围绕城乡居民住房、汽车、文化旅游、家庭用品、信息服务等领域,大力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十二五”末,全面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在农牧区,扎实推进奖励性住房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牧民定居工程,鼓励群众自建和改造住房,全面改善农牧民住房条件。在城镇,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等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培育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进一步培育消费热点,完善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拓宽范围,提高标准,更有力地启动居民消费。完善市场流通体系,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切实加强市场安全监管,确保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努力营造使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的良好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二)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为着力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科技引领、改造提升、培育发展、嫁接引进多策并举,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产业链由低端扩张向高端延伸转变,实现产业延伸与产业创新并举、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互动,形成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格局。
 
1、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优势和制高点
 
紧紧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放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优势和制高点。到2015年,综合科技实力达到西部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健全体系激发活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依托循环经济试验区、高新技术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军作用,支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技术开发联盟,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科技研发支出比重,分期分批组织科技攻关专项。鼓励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股票等方式筹集技术研发资金,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资金、企业研发资金、金融资金以及配套政策共同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机制。
 
尊重创新保护创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知识教育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省内培养和国内外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引才、选才和薪酬机制,科学合理地使用好现有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加大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在青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我省研发机构和人员广泛参与国内外科技联合攻关,制定并实施好对口支援人才规划,全方位、多形式、大力度地推进创新队伍建设。发展创新文化,形成勇于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氛围。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集中力量破解技术瓶颈制约,推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把握现代技术发展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设立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实施好“123”工程,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复杂难采矿开采、多金属矿分离、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采选过程智能控制技术研发,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抓好金属镁、金属锶、镁合金、铜合金、特钢等生产工艺和技术研发,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好国家“863”计划磷酸铁锂产业化项目,抓好硅材料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太阳电池生产技术引进与再创新,突破新能源开发应用技术瓶颈。开展数控机床、数显量刃具、汽车专用成套设备以及大型液压锻造设备等技术研发和引进,增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动植物有效成份分离提取合成技术、新特药研发,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2、坚持集约高效,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
 
把发展设施农牧业作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生态农牧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制种基地,打造一批特色主打产业,努力提高肉、菜、奶、蛋自给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农牧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全面形成生态畜牧业发展格局。着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农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牧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全面改善基础、提高技术水平转变,农牧业经营由分散家庭经营向专业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牧业生产结构由单一种养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转变,建设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经营集约、安全生态的现代农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构建“三区十带”农业和“三大区域”畜牧业发展格局,建设东部农业区麦类、豆类、油菜、马铃薯、果蔬产业带,柴达木绿洲农业区小麦、蔬菜、沙生植物(沙棘、枸杞等)产业带,青海湖周边农业区油菜、青稞产业带。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建设河湟百里特色种养业长廊,实施万棚蔬菜、万亩薄皮核桃、万头奶牛、万头仔猪工程,实现肉、菜、奶、蛋基本自给。积极发展青南地区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环青海湖地区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东部高效畜牧业。加强日光节能温室、牲畜暖棚、饲草料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舍饲半舍饲圈养,促进草场使用权流转,引导牧户规模经营,加快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沙棘、枸杞基地,高原花卉基地,经济动物养殖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河湟谷地经济林带,发展林下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库塘河流水域资源,发展冷水鱼蟹养殖。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观光农牧业、休闲农牧业。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创新方式,切实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促进各种新的生产方式、生产要素向农村牧区流动,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加强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步伐。
 
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紧紧把握低碳、循环、生态、绿色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百个重大项目、培育百家重点企业的“双百”工程为抓手,以发展园区经济为载体,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打造在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全面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扩大单晶硅、多晶硅生产规模,带动和构建晶体硅、非晶硅、聚光发电、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光伏产业链,强化推广应用。加快建设柴达木太阳能大型并网发电项目、青南牧区光伏电源项目和农村牧区集能利用项目,推进格尔木“光伏城”建设,把青海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抓好风能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加快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技术应用,开发大型风电机组,培育风能产业链,建成集风电整机及附属设备制造、测试、配件供应等为一体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和服务基地。扩大风能利用规模,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建成风能产业带和风力发电基地。建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平台,推进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加速发展新材料产业。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为主要方向,致力发展若干具有快速成长性的产业群,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晶体硅、电子薄膜、锂电池材料为重点,扩大新型电子材料发展规模;以铝镁合金、铝锂合金、铜合金及铝基、铜基复合材料为重点,积极发展轻质高强度、耐热、高韧性、高耐磨性的新型合金材料;以氮化硅、碳化硼、有机硅、合成树脂等为重点,大力发展耐高温、耐低温、高性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以高性能玻璃、墙体自保温、隔热材料、硅灰石综合利用等为重点,积极发展适应建筑节能环保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
 
大力提升盐化产业大力推进以盐湖钾钠、镁、锂、硼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相关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盐湖综合利用二期、新增百万吨钾肥、盐湖化工-天然气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盐湖化工、大型钾肥基地。积极发展焦煤综合利用、多联产能源化工,促进新型煤化工与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融合发展。
 
大力提升有色金属产业加强铝、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配套能力建设,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建成区域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以形成300万吨电解铝生产规模为目标,新增百万吨电解铝、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及炭素阳极、铝型材等重大项目,积极发展铝型材、铝箔、铝基合金等下游产品,加快形成铝合金产业链。加快实施金属镁一体化、10万吨铜箔等项目,抓好黄金等贵金属开发利用。
 
积极发展油气化工产业。以建设千万吨级油田为目标,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储量,提高产量,完善油气输送网络,推进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建设区域性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重点发展复合肥、PVC、合成树脂、化纤原料、高端精细化工材料等产品,实现盐湖化工、油气化工产业链接、融合。
 
积极发展煤化工产业 加快柴北缘、祁连山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积极发展煤化能源下游产品,大力构建煤焦化一体化、煤盐化一体化、煤电一体化等产业链,形成以煤、盐、冶金为特色的新型煤化能源基地。
 
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以发展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环卫设备、石油机械、非标设备、大型铸锻件及基础零部件为主,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基础配套能力,加快建设年产5000台专用汽车改装、大型多功能锻压机机组、数控机床改扩建、10万吨铸件等项目,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大型企业,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做精做专钢铁产业以生产高附加值特钢产品和提高铁合金产业集中度为主,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加快建设百万吨不锈钢生产基地和柴达木钢铁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西部新的特钢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特色纺织业以藏毯、民族服饰、毛棉纺织为重点,进一步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档次,推进轻纺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复合型转变,加快特色纺织产业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集群化,建成集研发、加工、展销和原辅材料交易为一体的国际藏毯基地。
 
培育壮大生物产业以构筑有鲜明地域优势和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开发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大黄、藏茵陈等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模式,培育壮大中藏药、新特药产业。发展沙棘、枸杞、虫草和牛羊骨血等精深加工。以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为前提,发展野牦牛、红景天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质利用,培育面向全国的特色制繁种产业,建成珍稀野生动植物种质利用和农作物北繁制种基地,加快形成以特色生物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打造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三大生态品牌,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产品供给基地,探索碳汇交易和生态保护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4、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就业为目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繁荣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GDP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均达到40%。
 
着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素质,突出重点,着力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高原旅游名省和新兴的国际型、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四个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打造大美青海、生态青海、神奇青海、健康青海等旅游品牌,构建以西宁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西宁-三江源生态旅游线、兰青-青藏铁路观光旅游线、门源-祁连森林草原风光旅游线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加快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海南贵德高原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抓住玉树灾后重建机遇,打造藏区深度旅游新亮点。促进跨区合作,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加快交通、通信、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全力提升旅游业发展保障水平。
 
积极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能力,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鼓励金融、产权交易等机构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繁荣我省金融市场。支持各类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创新体制、创新手段,切实增强我省金融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推进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及生态补偿基金,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广泛聚集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拓展保险领域,丰富保险产品。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推进信用担保、再担保体系和诚信制度建设,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到“十二五”末,全省上市公司发展到18家,融资额达到200亿元以上,使金融业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加快普通商品房、商务楼集中区建设,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物业服务。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建筑技术,促进房地产业绿色发展。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把西宁、格尔木、平安打造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物流节点,逐步形成全省的物流体系骨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以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设施、综合运输方式、连锁配送网络为基础,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骨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围绕转变发展方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权交易、商务会展、金融理财、职业介绍、文化传播等中介服务行业,规范发展会计、评估、认证、咨询、征信、律师、司法鉴定等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组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专业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中介机构,完善中介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繁荣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强粮食市场建设,培育粮商、搞好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搞好城镇商贸市场建设,发展城市便利店、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网点和配送中心,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推进连锁经营向多业态和专营专卖方向发展。继续实施农村牧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农牧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加快现有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经营网点向农村牧区延伸和农超对接,实现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到农家。推进西宁市国家级服务业试点城市建设,增强服务业支撑和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和品牌,壮大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生活服务业,提高整体素质,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以提高综合文化实力为目标,以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为手段,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各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发展民族歌舞演艺业,打造特色精品剧目。建设青藏影视城和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发展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民族语动漫等产业,促进具有民族特色图书、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培育壮大民族出版业。以热贡艺术、藏毯、昆仑玉雕为龙头,做精做强特色工艺美术产业。规划建设黄南热贡生态文化产业园、玉树康巴文化风情园等文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杯攀岩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国际赛事为依托,积极发展竞赛观赏、高原训练、运动体验、健身休闲等产业。扩大环湖赛体育彩票发行规模,增强体育产业发展能力。
 
5、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为目标,实施重点工程、重大技术、重点产品行动计划,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享、污染治理集中的产业园区,打造支撑全省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农牧业产业园区。积极推进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北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黄南和海南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促进土地、草场、牲畜、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着力提高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水平。
 
工业产业园区。加速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使其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循环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努力把青海打造成全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加快发展平安临空综合经济区、乐都装备工业园区、民和川口等工业园区,打造新的省级产业集聚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启动东部国际清真产业园、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到“十二五”末,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
 
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西宁朝阳、格尔木、德令哈等物流园区。抓好青海教育园区、青海文化影视产业园区、热贡生态文化产业园区、海南贵德高原旅游示范区等各类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对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三)以加强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为着力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民生优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牢实现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和法制基础,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稳藏固疆提供支撑。
 
1、增加投入整合资源,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保障为前提,建立健全体制富有活力、水平适度超前、结构基本合理、总量相对充足、内涵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调整优化中小学结构布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或职业教育,推进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推进民族地区异地办学,基本普及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为辅的“双语”教学。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打造特色品牌。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落实民办学校平等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高等教育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产学研结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全面落实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的政策,稳步提高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显著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强基固本完善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加快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城乡居民享有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提高以县医院(含中、藏、蒙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流动医疗服务为补充的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为基础,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为保障,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努力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3稳定政策搞好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稳定现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适度集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增强家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康福家行动”,完善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基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4、完善基础提升功能,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达到西部平均发展水平。加大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实施力度,改善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到“十二五”末,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2.5%和97%。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能力。加大少数民族语言新闻网络、图书出版、印刷、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民族特色剧目创作支持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抓好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多巴高原体育、尖扎水上运动、玉珠峰登山等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打造环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圈,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5、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开展城乡社区、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进一步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着力破解人口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组织监管、虚拟社会管控等社会管理难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谐文化和文明风尚。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按照预防与应急兼顾、预防为主,常态与非常态结合、非常态为主的原则,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提高危机处置、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推进“平安青海”建设,加强基层政法体系和力量建设,有效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四)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绿色发展为着力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省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1、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构筑“一屏两带”生态安全屏障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维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实现高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尽快形成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为2020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并落实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与考核办法,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引导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强转移就业的能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的路子。设立中国三江源保护发展基金,争取发行公益彩票。实施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保护好林草植被,减轻天然草地超载过牧压力,实现草畜平衡;加强青海湖水源地保护,补充青海湖水量。实施祁连山南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黑河源头生态治理成果,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强化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植被覆盖度,逐步形成以祁连山东段和拉脊山为生态屏障,以河湟沿岸绿色走廊为骨架的生态网络。实施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水资源,构建以绿洲防护林、天然林和草原、湖泊、湿地点块状分布的圈带型生态格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有效防控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把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从单一手段向综合措施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
 
2、完善体系强化管理,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强化资源节约,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产业间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资源、产业、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低能耗产业形成规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3—5个百分点,循环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引导支持矿山企业采用先进开采、选矿技术和综合回收工艺,提高资源回采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和废水利用,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水平。加强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强力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认真抓好城镇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节能示范工程,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大力促进低能高效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好热电联产、省柴节煤灶、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等节能重点工程。加强能源制度建设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强制性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3、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加强环境恢复治理
 
继续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健全工业污染防控体系,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重点推进黄河流域、青海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推进西宁、格尔木、德令哈市和河湟沿岸城镇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以及重点小城镇、主要旅游景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化重金属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加快处置历史堆存和遗留的危险废物。发展清洁生产,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启动农村清洁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做好矿山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到“十二五”末,全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之内。
 
4、节约用地开发整治,守住耕地红线
 
完善耕地保护、征用补偿机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全省耕地保有量控制在813万亩以上。增加土地整治投入,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完成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实施湟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从严控制建设用地,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五)以加快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为着力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1、合理布局提升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

上一篇:全省落实“十二五”藏区规划工作会议强力推进藏区规划顺利实施
下一篇: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